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MSCI再冲关 “龙马”行情料强化券商板块值得关注

2017年06月14日 08:29    来源: 中国证券报    

  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悬念再起。据MSCI官方称,将于北京时间下周三(6月21日)凌晨就此事公布最新决定。

  券商人士预计,此次冲关成功的概率相对较大,有望给A股带来约700亿元增量资金。鉴于拟纳入标的均为“大而美”,因此,A股当前追逐白马龙头的格局有望继续强化。

  纳入概率提升

  “2016年下半年以来,与MSCI相配套的政策和A股市场化进程逐步推进。随着MSCI以互联互通方式取代QFII的方式纳入A股,MSCI新兴市场指数纳入A股的障碍基本被扫清。”浙商证券 分析师孙付表示。

  今年3月,MSCI提出了新方案,在互联互通的框架下,通过缩小标的范围、降低权重配置,使得方案的可行性更高。方案和以往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股票池规模缩小,从448只下调至169只,只包括沪股通及深股通下交易的大市值股票,没有创业板股票,沪深主板占比达84%,中小板股票占比16%。二是权重配置有所降低。按照初次纳入5%的比率计算,A股在MSCI中国指数中预计占比从3.7%下降至1.7%,在新兴市场指数中的占比从1.0%下降至0.5%,在全球指数中的权重则下降至0.1%。三是首次提出以互联互通为渠道的框架,取代此前提案中基于QFII/RQFII渠道的框架。

  孙付认为,新方案缩小了股票池规模,且成分股的资本管制更少,使得注重可得性、追踪误差及 资金流动的国际投资者更容易接受该方案,预计在2017年6月A股被纳入MSCI的概率为60%。

  “2017年A股冲关MSCI概率大幅提升。”中信建投证券分析师夏敏仁表示,通过回顾近年来A股进军MSCI指数系列的历程,可以看到监管层为加入MSCI而在制度改革和股市流通性改善方面所做的努力。虽然同发达国家完善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仍有距离,但这一差距处于不断弥合的过程中。尤其对于2017年而言,内地资本市场环境的改变、内地与香港市场互联互通机制的全面构建及监管层同MSCI达成的认同,都大幅提升了A股成功纳入MSCI中国指数和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概率。

  增量资金多寡非关键

  经过此前三次的尝试,今年A股若顺利跻身MSCI新兴市场指数之列,将给A股带来多少增量资金?

  广发证券测算,根据MSCI公告,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全球追踪MSCI新兴市场指数与MSCI全球市场指数的资金量分别为1.5万亿美元与2.8万亿美元。在5%的纳入初期阶段,按照A股在MSCI新兴市场指数及全球指数中的权重分别为0.5%、0.1%计算,将为A股引入分别约75亿和28亿美元,合计103亿美元(约合700亿人民币).

  6月13日,沪深两市合计成交金额为3570.71亿元。预估增量资金占13日成交金额比例为19.60%,而当前市场量能处于历史相对低位。

  夏敏仁指出,从资金规模来看,A股纳入MSCI指数体系所能带来的实际总量效应有限。历史经验显示,是否被MSCI指数所接受并不会成为影响股市走势的主要驱动力。同时,由于市场预期的提前透支,短期内很难对A股价值中枢形成直接影响。

  天风证券策略团队认为,给A股市场带来的增量资金并非问题的关键,此事真正意义在于,在国内资本市场与全球金融市场的融合上迈出了重要一步,贴合中国资本市场的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改革方向,一个开放、市场化、规范化、非投机的股市能为实体经济转型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券商板块值得关注

  MSCI官网披露的新方案中,行业配置前三位为金融、工业及可选消费,其中金融占比由27.5%降至22.5%,可选消费占比由11.3%升至15.5%。此外,必须消费占比由6.4%升至9.8%,消费板块合计占比高达25.3%。房地产占比由5.8%升至7.9%,电信服务占比由0.9%升至1.9%;而医疗健康占比则从6.5%降至3.8%。

  “从预期层面来说,一旦A股以现有方案通过MSCI大考,由于MSCI新框架将A股中小股票剔除,并且将消费股比例大幅提升,目前A股这种追逐白马龙头、‘以大为美’的格局将被继续强化。”天风证券策略团队表示。

  方案中含有17只券商股标的。广发证券陈福团队认为,若成功纳入,券商股将得以在引入资金中分羹,境外 资金流入或有助提升市场情绪,带来短线利好冲击。

  招商证券金融组认为,增量资金预期来临,无不驱动券商甚至大盘持续向上,如沪港通、深港通、此前两年冲关MSCI,券商股皆有不俗表现,甚至逆市上扬。因此,认为短期(6-7月)券商板块存在配置机会。逻辑在于:一是MSCI窗口期对券商股价的提振作用;二是投资者此前政策预期误读对券商股造成的错杀,目前,压力情绪有望逐步缓释;三是当下券商股估值触底。

 


(责任编辑: 马先震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