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兜底式增持频现 机会还是陷阱?

2017年06月07日 08:32    来源: 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3个交易日16家公司实控人发出兜底增持倡议,业内认为提升经营水平才是正途

  □记者 沈右荣

  股价涨停只在一瞬间,推动这一神奇逆转的力量就是兜底式增持。

  长江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昨晚,在短短3个交易日内,已有16家公司实控人发出兜底式增持倡议,而方直科技实控人也倡议增持但并未宣布兜底。

  兜底式增持潮涌的背后,是公司股东股权质押风险,部分公司已近警戒线。

  昨晚,市场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决定股价的最主要因素还是基本面,因此,提升公司经营水平才是正途。

  16家公司实控人推兜底式增持

  昨晚,雪人股份、东方金钰、长城影视、长城动漫、兴业科技、乐金健康等6家公司相继发布公告,宣布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或董事长)向公司员工倡议,实行兜底式增持。

  长江商报记者查询发现,上述6家公司的公告内容大体相同,即倡议者号召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全体员工,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二级市场购买自己公司股票,锁定期一般在12个月,到期收益归员工,亏损由倡议者用赠与方式予以补偿。而倡议者给出的理由多是“基于对公司目前价值的判断及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同,以及对公司管理团队和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等,给出的增持时间少则两天,多则10天。

  兜底式增持俨然成为资本市场最受关注的焦点。

  长江商报记者查询发现,从本月初以来,陆续有公司发出兜底式增持倡议。最先倡议的是凯美特气、奋达股份,均在6月2日。6月5日,有8家公司跟风公告了兜底增持倡议。

  据长江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昨晚,本月以来的3个交易日(6月2日—6日),已有16家公司公告了公司实控人兜底式增持的倡议。此外,方直科技实控人黄元忠也倡议公司的全体董监高人员增持,不过,相较其他16家公司的倡议,黄元忠并未给出兜底的承诺。

  兜底式增持潮涌源于这一措施对扭转股价颓势的实际效果。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最先推出兜底式增持的凯美特气、奋达科技,股价当日涨停、次日大涨。而在昨日,受兜底式增持消息刺激,智慧松德、青岛金王两公司上演神奇地秒停,而复牌后连跌两天的吉艾科技,股价直线上升,瞬间翻红大涨5.37%。

  长江商报记者逐一查询发现,兜底式增持公告后,超8家公司出现秒板现象。而方直科技不兜底式增持,股价也结束了连续4个跌停板的走势,公告倡议当日,股价也大涨4.44%。

  股权质押风险拉响“警报”

  兜底式增持的背后,是股权质押风险的暴露。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早在2015年7月,A股市场大幅波动之时,暴风科技等公司实控人就推出兜底式增持,先后有全通教育、暴风科技、腾邦国际、奋达科技、金贵银业、科陆电子、皇氏集团、中利科技等,今年的如东方海洋、旷达科技、中珠控股等公司公告兜底式增持,其中,腾邦国际、金贵银业、皇氏集团等公司还公告了员工增持情况。

  从过去的员工增持效果看,暴风集团、科陆电子、金贵银业等公司到期后,股价均出现大幅上涨,其中,金贵银业的涨幅高达171.50%。但也有腾邦国际、双塔食品到期股价下跌,如腾邦国际跌幅为32.09%(相较员工增持价格)。

  昨日下午,腾邦国际证券部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根据公告的承诺,公司的实控人兑现了承诺。

  此轮兜底式增持大热,源于今年4月份以来,不少公司股价跌幅较大,而公司股东股权质押面临被平仓风险。

  长江商报记者初步统计发现,4月份以来,上述倡议兜底增持的公司中,安居宝股价下跌26.82%,雪人股份、兴业科技、星徽精密、智慧松德等跌幅也都超过20%。

  上述公司中,16家公司均有股权被质押,东方金钰、智慧松德、科陆电子等公司过半股权被质押。不仅如此,部分公司股东股权质押比较高,如东方金钰的控股股东兴龙实业进行质押股份超过其持有股份的94.89%。智慧松德的股东深圳向日葵投资几乎将全部股权质押,而雪人股份的实控人林汝捷近期频频向多家证券公司补充质押。

  警惕个别公司背后藏玄机

  湖北忠三律师事务所律师胡怡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的兜底式增持承诺,相当于要约,只要相应员工增持,即相当于与实控人订立了相应的合同。从效果看,这种行为的确剧烈影响了相应公司的股价。至于该行为是否影响了资本市场、金融秩序,是否属于应当被纳入监管范畴,仍需监管部门进一步确认。

  有券商人士表示,兜底式增持,或被一些投资者视作投资机会,但他建议仍然要谨慎,投资者仍要仔细了解公司的盈利能力、行业特征、市场环境等,综合判断再决定是否投资。该人士称,警惕个别公司兜底背后藏玄机。

  值得关注的是,昨日兜底式增持的公司中,科陆电子等公司卖盘大幅超过买盘,资金似有出逃迹象。

  一市场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在股价大幅下跌之时,不乏一些公司大股东、实控人推出各种措施提振股价,包括员工持股计划、兜底式增持等,这其实还是进行市值管理。在其看来,作为公司的股东、实控人,无论作出何种激励措施,都要引导上市公司董监高、员工将主要精力放在提升公司的经营治理水平上。毕竟,股价的涨跌是暂时,上市公司的股东、实控人无法主宰,而决定公司股价走向的还是公司的基本面。

  “即便通过市值管理股价上去了,但股价不可能长期脱俗,与业绩严重背离的股价,只能是昙花一现。”该人士说,历史地看,绝大部分与业绩背离的高股价,最终都会回归,受害的仍是追高的投资者。


(责任编辑: 魏京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