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共享经济要被玩坏了?

2017年05月18日 07:49    来源: 北京日报    

  供图/东方IC

  本报记者 潘福达

  继共享单车后,共享充电宝、共享篮球、共享雨伞、共享睡舱……一大波共享产品蜂拥而至,共享经济大潮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细微之处。

  但伴随共享的质疑声从未间断——篮球和充电宝贴个二维码就自称“共享”,取还不便成最大槽点,很多产品的应用场景和频次不多沦为鸡肋,还受到了“租赁业务披上共享外套”的指责。共享,是“失败就当做公益”的悲壮托词,还是创投圈期待已久的最新阵地?是真金白银撒落的新风口,还是“伪共享”包装的新噱头?看似一片光明的“共享”天空仍疑云密布。

  共享睡舱一小时花20元

  新兴的共享产品成了“网红”,它们的应用情况如何?记者近日进行了连续探访。

  昨日上午11时,在朝阳门银河SOHO写字楼A座三层,一处“享睡空间”引来两位上班族的驻足观看。密闭的玻璃门,扫描门口的二维码后才能进入,里面陈列了6个自助休息舱,可免费领取床品——太空毯、一次性床单、一次性枕巾和湿纸巾,一旁的电脑屏幕显示睡舱的使用状态。在睡舱前扫码即可开门入住,可以调节灯光亮度和风扇,支持无线上网和充电。出舱后按照时间计费并用手机支付,每3分钟收费1元。记者体验发现,灯光、空气流通和舒适度还不错,只是空间略显狭小。

  “在办公室没法躺着睡觉,这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午休地方。”一位在写字楼里上班的白领说。

  记者拨打客服电话获悉,银河SOHO的睡舱5月刚投用,是一个样板间,下一步将在更多的创业空间和写字楼里铺设。工作人员表示,中午和晚间前来休息的用户较多,基本都是客满状态。据透露,目前洪泰创新空间即将搭建共享睡舱,北京各大SOHO写字楼的入驻也正在洽谈中。

  记者在写字楼内随机采访了十余人,超半数人表示“考虑经常使用”,并称看好其前景。“价格不算太贵,但前提是一定要铺设得足够多,得好找。”白领魏宁建议。“享睡空间”工作人员称,相比钟点房的价格,睡舱收费更便宜且灵活,每日最高封顶99元。

  高频刚需成共享基础

  共享睡舱是最新的共享单品,在小范围内看还算使用率较高,那么已风靡一阵的共享充电宝现况如何?

  朝阳大悦城成了共享充电宝的一大战场:一楼有“来电科技”的充电宝桩,各餐厅前台放置了“小电科技”充电宝。“平时用的人不多,周末会多一些。”商场工作人员指着能容纳30个充电宝的充电宝桩说道。在六楼和七楼的几家餐厅,更为小巧、内置6个充电宝的“街电”则有些冷清。“机器有时候不太好用,不方便还。”一家牛排店的服务员称:“一天也就三四个人用,最多也没超过10人。”

  低门槛易复制、使用频次低……共享充电宝的槽点引起了创投圈的多次论战,最受诟病的伪需求问题似乎蔓延向了其他行业。共享篮球项目“猪了个球”5月初完成千万级Pre-A融资,将在23个城市的室外运动场馆边铺设;“魔力伞”、“oto共享雨伞”也将从多雨的南方扩展到夏季的北京市场。

  “雨伞不算刚需物品,天气变化也并非人为可控,北京雨水天气较少,共享雨伞的使用频次不会太理想。”互联网商业顾问、亿邦动力网首席知识官叶志荣称,共享雨伞想要得到用户青睐还有一定难度。在一些投资人看来,低频非刚需的篮球、衣服、珠宝等租赁服务,都难以形成持续盈利的商业模式,而在相对高频且刚需的“吃住行”领域中,共享创业更容易成功。

  共享领域抢滩“免押金”

  2016年被称为共享经济的腾飞年,《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7》显示,2016年我国分享经济市场交易额约为34520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参与者总人数达到6亿人,比上年增加1亿人左右。报告预测,未来几年,我国分享经济将保持年均40%左右的高速增长。

  正因此,“没有一辆车也可以开租车公司、没有房间也能开酒店”成了共享领域创业者的“金句”。但类似共享单车、共享睡舱这样,新造出来的资源再利用,只是把普通的租赁业务放到了手机上,这还算共享经济吗?在业内人士看来,能为用户节约时间或者金钱成本,带来好的体验,即便不是闲置的资源,也是共享经济的一类。

  元璟资本合伙人陈洪亮表示,通过投资有刚性需求且门槛不高的分时租赁项目,比如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等,可以快速打造线下场景,成为线上APP的高频入口,并获得大量用户数据。一些共享经济的产品面临用户体验等多方面的硬伤,但整体上前景依然被看好。

  记者发现,免押金正成为共享领域的新趋势。共享租衣平台“多啦衣梦”日前宣布将接入芝麻信用风控服务,开启信用免押金的服务。无押金的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也如雨后春笋般生长,这降低了用户使用门槛,但也对共享项目的运营提出了更高要求。

  什么才是好的共享产品?多位共享领域创投人士分析,除了高频刚需之外,满足了盈利模式清晰、维护成本可控、使用便捷且符合法规等多项条件,才算是好的共享产品。但从目前来看,所有的共享经济创业项目仍有不同程度的硬伤,共享是风口还是噱头,还需要市场业绩和用户口碑来最终检验。


(责任编辑: 向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