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腾讯的股票还能涨多久?谈谈腾讯未来盈利前景的几个隐忧

2017年05月05日 14:40    来源: 虎嗅网    

腾讯的股票还能涨多久?谈谈腾讯未来盈利前景的几个隐忧

  5月2日,腾讯的股票收盘价为248.40港元,市值突破3000亿美元,继续保持中国市值最高公司位置。从2004年6月上市以来,股价已经翻了300多倍。相信这些年手里有股票的投资者们绝对是赚得盆满钵满了。

  笔者几年有几个认识的腾讯的员工,把手头的股票早早卖了变现。按他们的话说,腾讯已经发展到了顶峰了,未来增长的空间很小了。不如换成其他投资标的。当然结果是他们都后悔了。那么问题来了,如果现在站在这样一个新的高点来看腾讯,未来还有多少增长的空间,还能够像过去一样继续创造财富的神话吗?

  对于这个问题,或许不能直接做出定论。但是有几个方面可能会成为制约腾讯股价进一步提升的因素。

  笔者先来说明一下腾讯主要的盈利来源。其实主要是分为三块:游戏,广告和付费会员(包括各种数字内容和会员道具等等)下面分别来谈谈这几块的情况。

  首先,游戏业务是腾讯毫无疑问的核心收入来源,贡献了接近一半的收入。说它支撑着整个腾讯帝国毫不夸张。但这个行业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腾讯游戏能够称霸行业多年,凭借的是QQ带来的庞大用户流量。

  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度普及,手游用户流量已经超过PC的端游和页游。在移动互联网,尽管腾讯依然拥有微信、手Q这样的超级入口,但这种优势并不会像PC时代那么明显。一个明显的例子是,三年前看appstore的畅销榜,前十位的游戏有一半左右是腾讯出品的。而现在再看,基本上只有2款左右。

  像网易的《阴阳师》这样优秀的产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更容易脱颖而出。原因一方面是移动互联网流量扁平特征,让超级app的价值不像pc端那么突出;另一方面是微信、手Q这样的超级app受限于手机用户体验,无法过多嵌入其他服务。

  在PC端,腾讯依然是毫无争议的霸主。《英雄联盟》进入收获期。《地下城与勇士》和《穿越火线》经久不衰。然而PC端整体的颓势却会限制它们进一步发展。

  其次,广告收入的大幅增长是腾讯这两年业绩的一大亮点。其实这块的高速增长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广点通等数字化投放平台的完善,另一方面是腾讯逐步释放的优质广告媒体资源。

  之前这些资源大多数是用于推广自身的产品。这也是为什么腾讯早些年几乎在各个产品领域都能做到领先。但近几年随着腾讯的战略调整,优质流量资源逐渐被拿出来变现。其他的产品就没有那么咄咄逼人了。

  如果今年对接过腾讯广告的人应该知道,其实腾讯在广告这块还是有所保留的。即使有钱,也未必能够买到最优质的资源。对广告投放内容和客户行业,腾讯都有一定的限制。政策也经常会有变动。这说明广告业务其实还有很大增长空间。未来如果游戏业务不能持续增长,那么广告成为腾讯第一大收入来源是早晚的事情。

  如果以facebook作为对标,其第一季度广告收入约为80亿美元,活跃用户量约20亿。单用户贡献4美元广告收入。腾讯用户去重之后约有8个亿月活,考虑到国内国外的广告价值差异,按单用户贡献15元人民币来计算,腾讯广告收入应该能达到120亿人民币。按照现在同比增长速度,明年就能达到这一目标。

  当然,这样的计算过程比较粗略。但广告收入的确很难持续爆发式增长。如果腾讯没有更多优质媒体被发展出来,预计广告业务也会在近两年到达天花板。

  付费会员这块存在的问题可能是最大的。尽管腾讯在音乐、文学和漫画等数字内容领域积累了大量的版权,但变现并非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大多数国人还是不会考虑付费听音乐或者看小说。为了维护优势,版权采购成本居高不下,即使这几年每年收入规模都能大幅提升,但利润水平绝对无法跟腾讯其他业务相提评论。

  随着微信对QQ的替代作用,QQ的用户量和活跃度被显著削弱。原本也是腾讯主要收入来源的QQ会员,各种装扮各种钻石的销售收入也会受到影响。如果微信不会复制QQ过去的盈利模式通过会员来划分用户,那么付费会员的业务规模也不会有太大的提升。

  所以总体来看,腾讯未来的业务规模还会继续提升,预计1年之后如果没有大的变数,将可能达到天花板。收入涨幅潜力巨大,但净利润率则要看游戏业务的运气。

  最大的变数在于移动支付相关业务。尽管过去一年这块收入增长极快,但利润率并不高。在支付宝和各大银行虎视眈眈之下,短期内移动支付还不太可能成为腾讯的现金牛。

  在短期,腾讯股票依然是一个风险较小的投资标的。但长期来看,要想复制过去十几年的业绩神话,可能性并不大。


(责任编辑: 马先震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延伸阅读
  • · 股票“闪崩”幕后主角现形      2017年04月16日
  • · 雄安!雄安!超40只股票涨停      2017年04月06日
  • · 险资买股票和基金规模略降      2017年03月03日
  • · 美企股票回购步伐加快      2016年12月28日
  • · 9月来净增持股票七成为制造业      2016年12月19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