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共享充电宝众生相:真需求还是伪需求?10天3亿资本涌进

2017年04月25日 09:05    来源: 时代周报    

  时代周报记者 李洋静睿 发自广州

  让外界颇为费解的是,共享充电宝成为了投资风口。

  据国内多家媒体报道,3月底到4月初这短短10天的时间里,已有5家企业宣布获得融资,超20家机构入局共享充电宝领域,总融资金额高达3亿元,其中不乏腾讯、小米、奇虎360等大公司的身影。截至目前已有8家共享充电宝创业公司获得融资,其中,来电、街电、小电三家公司的融资金额已经过亿。

  这个并不太有新意的领域套上了共享的名义,是否会出现新的变化?

  传统充电宝公司变身

  袁炳松是一个在充电宝行业混迹14年的“老江湖”,2013年,充电宝大热,他准备了6万个充电宝在双十一售卖,没想却遭遇了“滑铁卢”,只卖出8000个,这让他大受打击。

  充电宝属于低成本行业,小米的加入更是将行业价格战引入高潮,当时一个充电宝售价在69元左右,已经无利可赚,而淘宝上依旧有商家开出30元的超低价格。这件事让袁炳松意识到,大的充电宝厂家已经将成本做到了极致,其余商家再难与之抗衡。

  “按照这个逻辑下去充电宝该怎么做?”2013年12月,他召集团队核心成员,开了一个长达三天的全封闭式会议,痛定思痛,决心开拓充电宝新的战场。

  思考过程中,在外喝咖啡时的一个场景给了袁炳松很大灵感。出门在外经常会碰手机没电的情况,这时就会问身边朋友:“你的充电宝能借我用一下吗?”而这样的场景不仅限于咖啡馆。外出旅游、唱K、吃饭、逛商场、坐地铁,只要人们在户外移动,都随时面临着手机没电的可能。

  在这一背景下,充电宝的需求快速提升,但带充电宝出门事实上是有违潮流发展。当下人们已经基本可以过上 “去卡化”生活,支付宝、微信、苹果也在致力于让人“只带手机出门”,但最基础的充电问题却将这一趋势置于瓶颈。

  据袁炳松介绍,每个城市人口购买充电宝的数量是1.7个,用户购买四五个充电宝已是常态,充电宝每年能够有上亿的销量,但手机没电依旧是当下现代人最大的焦虑之一。

  基于这些背景和想法,来电科技的模式逐渐清晰。它的根本逻辑是通过手机扫码来租借充电宝,以实现充电宝的循环利用。经过一年的打磨,2015年4月17日,来电租借充电宝正式面世。用户只需根据屏幕流程完成操作即可借得一部充电宝,完成租借需缴纳100元押金,芝麻信用分在600以上的用户,则可以享受免押金租赁。收费标准是前1个小时免费,其余按每小时一元收费,10元封顶。

  据来电科技相关负责人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来电有着清晰的盈利模式,超时收益、数据线售卖收益,商家设备租赁收益、广告费等等都可以成为未来想象的空间。他表示,目前准备着力发展广告业务,因为共享充电宝在未来甚至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分众传媒平台。

  据时维向记者介绍,在去年8月,来电科技已经实现了营收平衡。而这得益于他们以大带小的场景铺设,他们利用先发优势和技术壁垒迅速占领大商场、高铁地铁、火车站、医院等人流量大的地方;之后,再来开发咖啡馆、餐厅等小场景。目前大场景下几乎是以来电为主,因此无疑是行业领头羊。

  创业者入局

  街电科技的CEO王哲是一个手机重度用户,同时也是个关注用户体验的创业者。早年他负责美团、周末去哪儿等项目,均是解决消费升级下用户的吃喝玩乐、周末出游问题。他认为消费升级改变了人们足不出户的状态,但手机在外没电则成了消费者头疼的问题;而另一方面,商家若想提供更好的服务,充电宝也是一个亮点的环节。

  作为手机重度用户,王哲深知手机没电的痛苦。而在一次调研中,他惊讶的发现,跟他一样的用户不在少数,很多人在手机电量低于40%后就开始产生待机焦虑,因此他觉得这个问题应该得到解决。而机缘巧合下,Anker合伙人向他介绍了旗下的共享充电宝团队,并邀其加入,这在王哲心中种下了种子。2016年11月,王哲正式加入Anker,并将该团队独立出来成立了深圳街电科技有限公司。

  根据VC SaaS近期出具的一份清单中显示,街电目前已经融获包括IDG、欣旺达、海翼在内的1亿元融资,在外界眼中其实街电目前的思路是没有盈利模式的。街电实行的是前半小时免费充电模式,但由于使用了Anker快充充电宝,因此半个小时足够将手机电量充到一个尚可的水平。

  王哲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目前他们着力于将基础设施快速铺开,成为一个便民公益服务,像高速公路一样,等到铺好之后再来考虑具体盈利问题。

  基于这个愿景,街电采用了小柜子的模式,有6个和12个充电宝两种模式。这种模式让街电获得了速度上的优势,王哲告诉记者,相对大机柜而言,小机柜更加灵活,可以快速、大量铺设设备。目前街电已是行业内覆盖率最高、体量最大的公司,线下充电柜达到了一万多个,未来他的目标是每走50米就能找到一个街电充电柜,“这个体验才是最好的”。他说。

  但街电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今年3月30日,来电科技以专利侵权为由起诉了街电。时维告诉记者,来电科技目前申请了两个专利,一个是吸纳式充电装置,包括通过扫码出充电宝,以及传动进出的方式;另一个专利叫一种移动电源方法系统,这是一整个循环逻辑的注册,包括一个总的充电宝控制系统。时维向记者解释,“街电抄了我们的专利,刚刚介绍的两个都有,这才是我们起诉它的原因,它在创始之初就出现了抄袭行为。”时维说。

  而另一边,王哲则告诉记者,街电产品是由一个六七十人的团队独立研发的,光一个外壳的用料,都试了上百种材料,并且充电柜Anker Box才在去年获得红点奖。此外,他们也有“一种移动电源输送装置及其移动电源充电装置”专利证书。街电表示,咨询的律师反馈,街电在此次起诉中没有任何风险和问题。

  其实这并非来电发起的第一次专利起诉,在去年7月,来电才起诉了以小黄人为外观设计的云充吧,最终一审判决叫停了云充吧的生产销售以及许诺销售。随着越来越多新进者入局,共享充电宝越来越火的背后也隐藏着产能过剩、污染等问题。

  时维说,充电宝成本较低,新进公司和资本认为这个领域没有门槛,但其实很多做柜式充电宝共享的公司,几乎都绕不过来电科技的专利。因此他们希望通过对专利侵犯者的起诉,树立这个行业的规则,也希望资本能够冷静下来,思考投资的公司到底该不该投。

  是不是伪需求?

  移动充电宝是一个新生事物,在推广之初仍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因此遭到了不少网友的质疑。虽然共享充电宝创业者们鼓吹用电需求是一个刚需,但是否能支撑起百亿级市场规模?而大规模的竞争,可能会造成充电宝产能畸高,会不会变成污染的行业?如何杜绝充电桩等窃取用户信息的事件?会不会因为收取押金而变成另一轮的金融游戏?

  王哲认为,街电后台的数据包括用户使用频次和时长等显示,这是一个真实的需求,同时当移动充电宝达到一定覆盖率,成为基础设施的时候,用户的行为也会发生改变。

  他认为,目前,共享充电宝才刚刚起步,远未达到恶性竞争的地步。“中国每年都会卖掉几亿个充电宝,如果线下铺设达到几亿的规模,其实就完全满足了用户的基础设施服务。本质上它还是比单纯销售充电宝更环保,更低价和高效。同时,充电宝安全通过人为检测,也能得到保障。”

  但互联网分析师于斌看来这些并不是主要问题,最主要的是共享充电宝虽然现在有需求,但从长远来看无疑是一个伪需求。

  目前充电技术正在快速发展,比如,不久前台湾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段兴宇的团队已经宣布研发出一种基于“磷”的新型电池。这种“磷电池”重量只有普通电池的1/6,能量密度电池续航能力是普通电池的7倍。于斌认为,一旦这种颠覆式技术普及,共享充电宝肯定会面临倒闭,而这种颠覆距离我们并不遥远。

  中国通信业知名观察家项立刚也持相同看法,他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如果手机已经能够待机3天,即便你(共享充电宝)铺再多的设施也没有用,用户已经没有这个需求了”。

  做应急手机充电服务,在外界看来确实是一部险棋,那么既然如此,为什么投资人会拼命往这个领域“砸钱”呢?

  对此,时代周报记者采访到了盈动资本合伙人蒋舜。他告诉时代周报记者,阿里目前正在积极布局征信产品,而手机充电作为一个底层需求,数据非常高频,因此被认为是一个很好的征信场景,值得在天使轮就投下去。“现在消费升级趋势越来越明显,而消费升级除了产品和服务的升级之外,还有消费方式的升级”。

  “原先消费是物权转移,我也去买个充电宝,但现在慢慢变成使用权转移,我去租个充电宝,而在租用过程中,并没有为所有权买单,那我们凭什么相信用户会对这个东西负责?这就需要信用背书。” 蒋舜认为,以前的信用背书是交押金,但随着信用体系健全之后就不需要押金了,而是用你的信用数据来完成租借。他说,目前阿里等投资人,并不想要盈利,他们更希望的是培育用户习惯,建立一个成熟的征信环境。“当用户线上线下都离不开你时,盈利点肯定是很多元化的。”


(责任编辑: 华青剑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