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中法人寿增资补血 外资股大缩水

2017年04月25日 09:05    来源: 时代周报    

  时代周报记者 胡秋实 发自北京

  2016年四季度业绩停摆的中法人寿,终于迎来股东增资。4月14日,中法人寿公告增资计划,引入三家战略投资者,拟增资13亿元。

  法国国家保险不参与增资,持股比例将被稀释至3.33%。外资股东股权稀释至如此地步,中法人寿的外资性质是否会被变更,也备受市场关注。

  时代周报记者就公司外资性质是否会变更致电中法人寿,对方未予以回应。

  国内外资险企的经营状况一直表现低迷。据时代周报记者统计,2016年国内28家中外合资企业中,仅3家企业保费收入超过100亿元,多达10家中外合资寿险企业在2016年原保费收入低于10亿元。并且此类企业,多数受限于资产规模,难以盈利并长期处于亏损。

  一位前上市险企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国内监管对于外资保险企业分支机构开设、产品申报等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审批限制,如果外资股东的股权被稀释,该公司外资属性被变更的可能性还是有的,而业务拓展能否扩张,依旧还是要与监管层沟通。

  上海保险业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外资保险公司中能获得较大保费规模的,都是有银行股东背景,银行在渠道上给予很大支持。

  增资13亿元

  4月14日,中法人寿发布公告,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增资扩股的决议》,拟新增注册资本13亿元,现有股东鸿商产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鸿商集团”)、北京人济九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人济九鼎”)将参与此次增资,法国国家人寿保险不参与增资。

  拟引入广西长久汽车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广西长久汽车”)、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宁德时代新能源”)、西藏先仁投资有限公司(下称“西藏先仁”)参与本次定向认购。

  增资前,鸿商集团、人济九鼎、法国人寿分别持股50%、25%、25%;增资完成后,鸿商集团持股33.3%,人济九鼎持股15%,广西长久汽车持股19.9%,宁德时代新能源持股19.9%,西藏先仁持股8.57%,法国国家人寿持股3.33%。

  资料显示,广西长久汽车成立于2007年,公司注册资金总额19亿元,从事对品牌汽车销售的投资等;宁德时代新能源成立于2011年,公司注册资金总额约6.4亿元,从事锂离子电池等生产和销售及售后服务;西藏先仁成立于2015年,公司注册资金总额2.4亿元,从事股权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

  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中法人寿是我国第一家银行系保险公司,于2006年3月24日正式对外开业。中法人寿由中国国家邮政局与法国国家人寿保险合资组建而成,彼时注册资金2亿元人民币,双方各持股50%。不过,邮政集团在获得中邮人寿后,几乎“抛弃”中法人寿。2014年9月,邮政集团将占比50%的股权悉数转让,法国人寿也转让25%,入局者为鸿商集团和人济九鼎,其中鸿商集团为控股股东。

  随着时间推移,中法人寿持续走下坡路。2016年四季度,中法人寿业务停摆,当季保险业务收入为0;2016年全年保险业务收入6361.4万元,净利润亏损8153.9万元。2016年三季度保监会给予的风险评级为C。

  数据显示,2016年一季度到四季度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578.23%、185.38%、-128.35%、-140.31%。在去年三季度时,偿付能力成为负数,四季度业务被叫停。

  公告显示,去年三季度时,周正平与唐庚荣均离开了中法人寿董事会,资料显示,周正平为鸿商集团副总经理,唐庚荣为原新华保险总经理助理兼上海分公司总经理,后担任中法人寿执行董事总经理。

  中法人寿在公告中表示,进入2016年三季度后,经营活动的收入不足以弥补支出,目前经营活动的现金流缺口依靠投资资产赎回变现进行补充,四季度净现金流整体小于0,长期来看,若无新业务现金流入的情况下,预计公司可变现资产将会被逐渐消耗,面临流动性风险。

  外资险企发展困局

  根据《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外资比例不能超过公司总股本的50%;而与此同时,一般意义上,外资在合资公司中的持股比例不应少于25%。

  事实上,国内合资的保险企业多数是中外企业各持股50%,若持股发生变化,外资股东的持股多数并未低于25%。像中法人寿这般稀释至3.3%的现象较为罕见。

  例如,2016年11月16日,新光海航人寿发布公告,原两大股东海航集团、新光人寿分别转让其所持有的50%、25%股份。而相应股份由深圳市柏霖资产、深圳光汇石油集团和深圳市国展投资3家公司接手,新光人寿持股比例降至25%。此外,法国安盛持有工银安盛的比例下滑到27.5%;澳大利亚康联集团持股交银康联的比例下降至37.5%。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中外合资险企一般成立时间早、业务拓展慢、资产规模小。成立于2004年的陆家嘴国泰人寿,2016年保费仅8.97亿元;成立于2004年的瑞泰人寿2016年原保费仅4.6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保费超过100亿元的中外合资保险公司,主要为国内中大型银行与外资合作的保险企业,保费收入表现明显优于同类外资企业。而交通银行与澳大利亚康联集团的合资保险企业—交银康联,2016年原保费收入97.04亿元。目前,该公司注册资本21亿元,交通银行持股62.5%,澳洲联邦银行持股37.5%。

  另外,中银三星人寿保险2016年保费收入为35.86亿元,该公司前身为中航三星人寿,由中国航空集团和韩国三星生命保险株式会社于2005年共同出资组建,双方各持股50%,总部设在北京,是中国首家中韩合资寿险公司,2015年,改名为中银三星人寿并重新开业。

  资料显示,中航三星人寿保费规模一直都处于低位,2012年度原保费仅2.75亿元,2014年为6.24亿元,至2015年中国银行入股后,保费猛增至29.85亿元。

  此外,净利润方面,诸多成立时长在10年左右的外资寿险企业,净利润长期处于亏损状态。中法人寿2013-2015年净利润分别为-0.07亿元、-0.25亿元、-0.45亿元;中韩人寿2013-2015年净利润分别亏损0.56亿元、0.74亿元、0.93亿元。

  广东一险企管理层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保险公司的资产规模有限会影响到投资利润的增长。国内资本市场有许多上市企业对保险牌照趋之若鹜,但实际经营情况往往没有所想的那么简单,现在亏损的寿险、财险公司不在少数。


(责任编辑: 华青剑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