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浙商银行浙+银行:开户流程较坎坷 存贷款功能缺失

2017年04月24日 09:21    来源: 新浪财经    

  浙商银行直销银行“浙+银行”总体操作较为流畅,但是身份证识别对客观环境的要求十分苛刻,给用户注册带来一定的不便。理财产品较为丰富,但是缺少存款、贷款等基础性功能。此外,登陆异常不会增加验证码,资金变动无短信提醒,安全性有待提高。

   

  2017年4月,新浪财经正式启动“2017直销银行评测”。与往年不同,此次评测范围全面扩大,涵盖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等60家银行;新浪财经还将以本次评测为基础,评选中国直销银行前十强,并在2017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上颁奖表彰!   

  金融评测室综合技术性、用户体验便捷性、投资功能性、操作安全性、发展性5大维度,58余项细分指标对浙商银行“浙+银行”APP进行全扫描,最终给予3.5星评级(最高评级5星)。 

  “浙+银行”评测报告

  

  “浙+银行”评测分析: 

  浙商银行直销银行“浙+银行”总体操作较为流畅,但是身份证识别对客观环境的要求十分苛刻,给用户注册带来一定的不便。理财产品较为丰富,但是缺少存款、贷款等基础性的功能。此外,登陆异常不会增加验证码,资金变动无短信提醒,安全性有待提高。 

  综合技术、功能、便捷、安全、发展五个维度的评测,给予3.5星评级(最高评级5星)。 

  技术性:主流机型兼容率为98% 电量耗用高于金融业平均值 

  新浪金融评测室合作方“百度移动云测试中心(MTC)”提供的数据显示,浙商银行直销银行“浙+银行”APP主流机型兼容率为98%,测试中偶尔会出现卡死现象;从性能数据上看,“浙+银行”的启动时长为1.13s,低于金融行业平均值;CPU占用均值为8.72%,高于金融行业平均值;内存占用均值为150mb,高于金融也均值;电量耗用均值为7.22mAh,高于金融行业平均值;流量耗用均值为1382KB,低于金融业平均值。 

  综合技术指标来看,“浙+银行”APP为安全应用。 

  便捷性:身份识别需要苛刻的客观环境 银行卡和手机均无法修改 

  新浪金融评测室评测发现,“浙+银行”下载渠道较多,可以在应用商店中模糊搜索而获得下载,也可以通过“浙商银行微讯公众号”下载,但是PC官网和手机银行都没有直接下载通道(虽然PC官网有二维码,但扫描之后跳出的是手机银行下载)。 

  “浙+银行”APP页面十分简洁,操作流程也较为清晰。开户过程中身份证和银行卡都可以通过拍照自动识别。但是新浪金融评测室在评测中发现,身份证自动识别要求的客观条件十分苛刻,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识别失败,要通过手动拍照来获取身份证信息。此外,在自动识别银行卡过程中,APP偶尔会出现闪退。因此,开户的流程较为坎坷。

  图:测试截屏

  图:测试截屏 

  在信息更改方面,绑定卡和注册手机都无法在APP中直接修改,电子账户也无法直接销户。尽管通过PC端可以完成修改注册手机和销户流程,但仍给APP用户带来不便。此外,APP不提供在线客服和意见反馈渠道,也没有新手指南功能。 

  总体而言,“浙+银行”在便捷性方面不够理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功能性:理财产品种类丰富 存贷款功能缺失 

  “浙+银行”理财产品比较丰富,包括银行理财、宝类、保险、基金等种类,选择性较大。根据新浪金融评测室评测,该直销银行每期上线12只银行理财产品,产品期限较为灵活,涵盖了短期、中期和长期。2种宝类产品,分别为增金宝(易方达)和增金宝(国寿安保),1元起投,收益率一般;此外还代销一款基金产品增金贝。 

  金融评测室评测发现,“浙+银行”中在售一款保险理财产品安鑫盈。此外,还有一款名为涌金钱包的产品。 

  总体而言,浙+银行理财功能相对完善。但是,“浙+银行”缺少存贷款功能,生活服务功能也有待完善,诸如充值缴费等基础功能缺失。 

  安全性:资金变动无短信提醒 异常登录不增加验证码 

  “浙+银行”对用户信息审核较为严格,需要多方认证,如用户要提供姓名、手机号、验证码以及身份证、银行卡详细信息。 

  在开户登陆方面,“浙+银行”无法设置新型密码,比如手势密码和指纹密码均不支持。同时,用户登陆之后不会显示上次的登录时间等安全提示。在异常登陆的情况下,登陆页面也不会增加图片验证码。 

  在资金进出方面,转入直销银行账户时会收到短信验证码,在资金转出直销银行账户时不仅会收到短信验证码,还需要再输入交易密码。但是,直销银行账户的资金变动没有短信提醒。 

  发展性: 

  浙商银行直销银行此前名为“增金宝”,2017年3月更名为“浙+银行”, APP在过去一年时间内更新迭代次数并不算多。 

  此外,“浙+银行”官方微信号已上线运行,更新频率和内容较多,与用户互动也比较频繁。


(责任编辑: 蒋柠潞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