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金隅股份一季度净利润翻倍 但今年经营也有“阵痛”

2017年04月13日 11:23    来源: 界面新闻     曹恩惠

    原标题:金隅股份一季度净利润翻倍了 但这家公司今年经营也有“阵痛”

  一边是来自两家机构的“唱空”,一边又是A股股价势如破竹收获六连板,关于全国最大建筑材料企业之一金隅股份(601992.SH、02009.HK)的市场意见出现了分歧。

  这两家“唱空”机构分别是摩根士丹利以及中国银河国际。4月11日,摩根士丹利发表研究报告,维持了一星期前给予的金隅股份“减持”评级。在4月5日的那份报告里,摩根士丹利将金隅股份H股的评级由“增持”降至“减持”,目标价由4.65港元调至3.1港元;金隅股份A股评级由“中立”降至“减持”,目标价由3.9元下调至2.7元。而中国银河国际4月6日的研究报告同样将金隅股份H股的评级由“买入”降至“沽出”,目标价定为3.77港元。

  大摩的看空理由是未来三年房地产对其盈利产生拖累,与此同时,金隅股份旗下非水泥业务亏损亦产生负面影响;中国银河国际则认为,不宜过分乐观的预测水泥需求大增,金隅股份H股现时估值过高。

  不过,4月11日晚间,金隅股份发布2017年度一季度业绩预告,公司今年前三个月的净利润预盈3.8亿-4.5亿元,最高可同比增长近2倍。

  对比之下,上述消息似有隔空较劲之意。

  2016年,金隅股份完成与冀东集团的重组后,其熟料产能与水泥产能分别达到1.1亿吨、1.7亿吨,跻身全国第三、京津冀第一的水泥企业。国信证券研究报告则进一步指出,重组后的金隅股份在京津冀地区的熟料产量、综合销量的市占率分别为79%、57%,是当之无愧的龙头企业。

  但重组完成后,金隅股份本身的营收结构并未发生太大改变。

  房地产、水泥、新型建材与商贸物流、物业投资及管理为金隅股份的四大业务板块。2016年,上述四个板块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84.49亿元、153.65亿元、111.21亿元以及32.6亿元。报告期内,金隅股份整体实现营收达477.39亿元,同比2015年增加16.65%。这其中,四大业务板块去年的增速分别为9.02%、41.89%、7.23%、21.09%。数据显著表明,水泥业务成为该公司去年营收大增的重要驱动力。年报显示,重组叠加自身水泥业务的业绩增长,金隅股份该板块的毛利额比2015年多出了17亿元。

  但即便实现区域水泥业务的整合,金隅股份当前第一大业务收入仍然来自于房地产板块。因此,关注该公司未来房地产业务盈利的上升空间是考量金隅股份基本面的重要因素。

  金隅股份是北京地区知名的房地产开发商,同时也是该地区最大的保障性住房开发企业之一。2016年,该公司新增土地储备118万平方米,土地储备总面积累计约778万平方米。丰富的土地储备成为金隅股份房地产业务可持续发展的一大保障。

  不过,金隅股份今年需要经历“阵痛”。2016年,金隅股份房地产板块的毛利率较2015年下滑9个百分点至27.58%,为近五年来最低。这其中,毛利较低的保障性住房结算在去年和今年迎来一个高峰期,受此影响,金隅股份今年的房地产板块业务的毛利率比或仍继续下滑。中金公司的研究报告也指出,今年,金隅股份地产业务毛利率或将小幅下滑至25%,主要是由于今年结转主要为限价项目。根据金隅股份的在手地产项目显示,未来该公司还将约有50亿元的保障房项目投入建设。

  从长远来看,金隅股份的房地产业务有两大利好支撑:雄安新区的建设以及北京市近期公布的住宅用地供应计划。不过,新区的具体建设规划尚未出台以及未来金隅股份能否继续实现土地储备的增长,目前只能处于观察阶段。

  金隅股份经营的另一大看点便是水泥业务。新区的建设极大利好在京津冀地区水泥业务市占率超过50%的金隅股份,这使得投资者对金隅股份该板块未来业绩的增长空间产生了期望。金隅股份的水泥业务眼下迎来了量价齐升的行业复苏。中国水泥网的数据显示,华北地区4月11日的水泥价格指数报收118.32点,较年初上涨9%。而新区的建设未来亦可给该公司带来一定的水泥需求。

  但是,短期来看,金隅股份的业绩尚不能寄希望于新区。金隅股份旗下冀东水泥(000401.SZ)于4月5日曾发提示性公告,认为“目前雄安新区的相关政策短期内对公司经营业绩无重大影响”。

  4月12日,金隅股份A股报收8.25元/股,继续涨停;H股则报收4.56港元/股,下跌1.08%。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金隅股份A股依旧如日中天,但大资金买入情绪有所下滑。4月10日至12日连续三个交易日里,金隅股份A股龙虎榜卖出前五席位合计金额为1.83亿元,而买入前五席位的合计金额为0.89亿元。与4月5日至4月7日的交易表现相比,这两个数据分别增加2330万元和减少1970万元。

  4月13日,金隅股份A股股票因交易异动停牌核查。


(责任编辑: 蒋柠潞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