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三元左手融资右手理财:两年用200亿赚外快 主业被疑边缘化

2016年12月15日 14:58    来源: 中国网     刘小菲

  中国网财经12月15日讯(记者 刘小菲)主营业务为“乳制品生产与销售”的三元股份,如今在投资理财产品的路上越走越远。

  三元股份日前披露的公告显示,公司近期投入4亿元闲置募资购买厦门国际银行北京分行的两款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分别为3.45%、3.7%,产品期限均为半年。至此,三元股份2016年以来用于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资金已接近70亿元。

  理财几乎成主业 不到两年动用资金超200亿元

  从表面来看,上市公司用“闲钱”购买理财产品增厚股东收益似乎无可厚非,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上市公司用于理财的资金越来越高,部分甚至把购买理财产品当成主业。

  Wind数据统计显示,2015年共有5家上市公司理财产品投资金额超过百亿元,其中三元股份以143.8亿的认购额排名第二。从收益来看,2015年三元股份盈利7873.4万元,其中银行产品贡献的投资收益6242万元,占比近八成。有投资者在接受中国网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家卖牛奶的公司却把精力放到投资理财上面,明显是不务正业”,更有股民建议“三元股份”改名为“三元投资”,认为这更符合目前公司业务现状。

  对于三元股份热衷银行理财的原因,西南证券一位分析师在接受中国网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主要是收益高,获利快,加上不少发行主体作出保本承诺,所以公违约和流动性风险经常被忽视。”该分析师解释称,保本承诺并不能保证投资真的不会亏损,实际上银行理财产品承诺获益实却亏损的案例并不少见。据相关媒体报道,某国有银行前任董事长曾直言一些理财产品是庞氏骗局。

  该分析师强调:“像三元股份这种盈利能力不算太强,且动辄斥资数亿元购买理财产品的上市公司,一旦产品出现问题,公司业绩和每股收益都会受影响,而这些最终埋单的将是投资者。”

  八成资金来源于“闲置募资”

  中国网财经记者还注意到,三元股份用于买银行理财的资金,八成以上来源于“闲置募资”。

  据统计,三元股份自上市以来共实施过两次定向增发,累计募集资金49.58亿元。三季报显示三元股份在2015年募集来的40亿元资金,截至6月30日仍有22.91亿元处于尚未使用状态。至于原计划投资15亿元的乳粉加工厂项目,已经变更为年产4万吨乳粉、25万吨液态奶搬迁改造项目,其投资金额也缩水了2亿元。值得注意的是,上述项目进度已完成90%,但仅使用了6.6亿元的资金,也就是说,该计划用于该项目的募资可能出现大量结余。

  有投资者提出疑问:“既然有那么多募资闲置,不明白三元当初为何募集那么多资金,虽然表面上提升了公司的资本实力,却摊薄了中小股东的权益。”还有投资者指出:“我们买股票是想获得比银行存款、理财产品更高的收益,而三元却用大笔募集资金投资理财,甚至主要利润就靠理财产品,那股民还买股票干什么,自己直接买理财产品不就得了,免得费二遍事、枉费中间成本。”

  上述接受采访的西南证券分析师也指出:“募集资金流向理财市场违背了投资者的初衷。投资者把钱买了某个公司的股票,是希望企业通过有效的经营项目,获得长期的盈利能力,提升公司的估值,从股价的平稳上涨中获取利差收入。但像三元这样在主业不振的情况下,斥巨资买理财用钱生钱,实际是资金浪费。”

  对于上述质疑,中国网财经记者采访了三元股份,其工作人员回应称:“买理财产品主要为股东利益着想,而且没有明文规定募资使用的限额和比例。”不过光明证券投资顾问李晶晶认为,“一边公开募资,一边买理财的行为实际上是打政策擦边球,监管曾应该严格规范募投去向。”

  主业增长乏力 股价表现落后

  上述接受采访的西南证券分析师还认为,三元股份热衷理财的另一个原因是主业增长空间有限。

  据统计,三元股份2011-2015年扣非后净利润全部为负值,数据分别为-4833.91万元、-3623.79万元、-24107.33万元、-26365.36万元和-568.94万元,虽然2016年情况有所好转,但在整个行业里依然垫底。三季报显示,三元股份1-9月扣非净利4558.8万元,不仅大幅落后伊利股份(35.99亿元)和光明乳业(3.66亿元),也被上市不久的燕塘乳业和科迪乳业赶超。

  主业增长乏力的三元股份在二级市场上遭到了投资者的“嫌弃”。统计显示,三元股份在本轮反弹过程中累计下跌1.76%,而燕塘乳业在同时期却实现了45.81%的上涨,贝因美、伊利股份、科迪乳业也分别上涨15.37%、11.67%和9.88%。

  收购反成业绩“包袱” 标的公司资质欠佳

  为提升盈利能力,三元股份近几年连番扩张,然而数次收购并不尽如人意。12月初,三元股份公告称拟收购唐山三元食品70%股权,但中国网财经记者注意到,唐山三元已经连续三年亏损,2013年-2015年亏损金额分别为1673万元、2444万元和1806万元。

  对于收购亏损企业的举动,不少股民大呼“看不懂”,但三元股份给出的解释是:“不管从解决同业竞争角度,还是参照婴幼儿配方乳粉业务发展趋势,收购唐山三元都是必要并迫切的。”

  事实上,三元股份资产收购被质疑早已不是一件新鲜事。梳理发现,近几年被三元纳入麾下的企业,不仅有“三聚氰胺事件”主角三鹿集团、破产的太子奶还有子公司负债超亿元的艾莱发喜。乳业专家宋亮指出:“这些收购标的不仅没有给三元贡献利润,反而加剧公司负担,这也是三元股份近年来业绩不景气的原因。”

  有投资者提出疑问:“蒙牛、光明等乳企在整合资源时都会收购优质企业,为什么三元只收购市场上资质不好的‘臭鱼烂虾’?” 对此,三元股份方面回应称:“每一个并购项目都是因为被看好才去实施的,它们的真正价值体现出来需要时间,还请投资者耐心等待。”


(责任编辑: 向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