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造血”式扶贫,用教育挖“穷根”
“十三五”规划提出,未来五年要实现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仍有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832个贫困县和12.8万个贫困村,建档贫困人口5630万人,贫困问题仍旧困扰着我国经济发展。另有调研发现,近年来扶贫工作虽大有进展,但对于贫困人口精神层面的“扶贫”却远远不够,这导致一些贫困户没有进取精神,从而缺乏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
在政府提出的精准扶贫最新要求下,我国脱贫攻坚更加注重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作为推动扶贫攻坚等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的重要角色,不少优秀企业活跃在第一线。以中国平安集团为例,2013 年以来,其全国驻地机构共完成114 项扶贫任务,投入资金达1106 万元,并且联合社会公益组织,形成了扶贫合力。
用教育挖掉“穷根”
“教育好一个贫困的孩子,可以彻底挖掉一个家庭的穷根。”这不仅是中国的传统理念,而且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在我国的贫困人口中,绝大多数没有受过教育或受过很少的教育,生产能力和自身素质的低下导致他们没有获得社会平均收入的机会。
为了有效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贫困地区儿童上学难的问题。中国平安持续20余年聚焦教育公益,在全国援建114所希望小学;连续10年开展平安支教行动,累计4800多名志愿者参与立体化支教,志愿服务时间22万小时,受助学生达10万人。
平安集团通过希望奖学金、校长培训、定期开展的特色支教志愿服务、网络电教室、图书捐赠、乡村教师心理培训等众多公益行动,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着手,全面、立体提升边远地区学校的教育水平,弥合城乡之间巨大的教育鸿沟。2007 年以来,中国平安对所有希望小学品学兼优的学生发放奖学金数额达 1320 万元。
为了在教育公益领域构建一个更有生命力的模式,中国平安借助新《慈善法》颁布的契机,成立了国内首支“教育发展慈善信托计划”,该信托计划专注于投向教育领域的慈善项目,规模为1000万元,资金全部来自平安集团、下属子公司的自有资金及内部员工的捐赠,不设置预计存续期限,可永久存续。
聚焦贫困户精准脱贫
为充分发挥精神扶贫对精准扶贫的带动作用,中国平安除积极推动支教项目外,还对广大农民开展广泛、深入且形式多样的宣传引导,从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入手,注重信息、知识和技术等方面的输入,以改变贫困人群的思想观念,恢复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
根据各地政府部门的配套政策,平安集团自上至下全面贯彻帮扶计划,领导层亲自对重点贫困村进行循环经济的产业计划指导,具体到产、供、销、品牌的建设系列方案;通过种养业、轻加工业等产业的专业培训指导与设计投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发展后进村民。为更精准化扶贫,驻村工作组联合镇派驻村干部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和意愿,因户因人制定脱贫方案,帮助其实现脱贫且不返贫。
此外,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还有居民金融意识淡薄,金融生态的落后。平安集团作为金融领域领导企业,大力推进县、乡镇、村三级网点铺设工作,不仅为农民提供了优质的“农险+融资”服务;而且还相应地开展金融普及教育。截止目前,平安农业保险累计为广大农民提供风险保障超 1900亿元,涉及农民户次超 4600 万户,累计支付赔款超过 7 亿元,受益农民户次超 48 万户,有力支持了农民的灾后再生产。
2016 年,平安集团驻地机构共完成扶贫工作任务 56 项,投入资金 431 万元。前不久,在权威财经类报纸《经济观察报》主办评选活动中,中国平安凭借在公益领域多年的持续贡献,再次荣获“中国最受尊敬企业”称号,成为唯一连续第十五年获此殊荣的企业。未来五年,中国平安将持续推进新时期精准扶贫项目,在人力和资金方面加大投入。
(责任编辑: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