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新一轮金融改革启动
经济日报讯 记者沈则瑾 张忱报道: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11月23日召开政策发布会,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拓展自贸区跨境金融服务功能支持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的通知》。《通知》指出,启动新一轮自贸区金融改革,支持自贸区开展跨境股权投资业务,跨国企业可通过自贸区搭建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将允许自贸区启动跨境私募股权投资。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管理,并力争扩大跨境资金净流入。
据悉,“金改40条”出台以后,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积极推动逐项落实。通过深入企业和机构走访,结合考虑去年下半年以来经济金融形势出现的变化,确定了从支持科技创新和服务实体经济出发,在自由贸易账户体系的风控机制下先行先试的改革方向。
《通知》主要内容包括,为“中国制造2025”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跨境金融服务。将开立自由贸易账户的主体资格拓展到全市科技创新领域,对接科技创新各个不同阶段需求,向企业提供精准的金融服务。
为科创企业引进海外人才提供自由贸易账户服务。启动自由贸易账户的个人服务功能,支持金融机构通过自由贸易账户提升服务全球人才的能力和水平,为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国际雇员等提供海外亲属赡养、子女教育、医疗保健、投资理财、股权激励等全方位跨境金融服务。
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跨境电子商务提供本外币一体化跨境金融服务。支持银行为区内跨境电商提供基于自由贸易账户的跨境金融服务,支持非银行支付机构为跨境电商开展的货物贸易及部分服务贸易提供自由贸易账户相关服务。银行和非银行支付机构都可以依托自由贸易账户为跨境电商提供本外币一体化服务。
为“中国制造2025”企业推出全功能型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明确中外资跨国企业集团可以通过自由贸易账户搭建全功能型的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为企业提供自有资金的归集、流动性调配、短期财务性投资以及集中收付等全方位服务。
为“中国制造2025”企业在“一带一路”“走出去”等涉外经济活动方面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跨境金融服务。支持金融机构利用自由贸易账户便利化的跨境汇兑安排,满足企业“走出去”后的跨境金融服务需求,降低资金管理风险,提高投资回收的安全性,带动我国金融服务向境外输出。
支持金融机构开展国际贸易融资和再融资业务。明确金融机构可依托自由贸易账户为企业提供本外币贸易融资和再融资服务,支持人民币更多地导入国际贸易领域,满足金融机构贸易融资中货币错配的风险管理需求。
支持自贸区开展跨境股权投资业务。明确区内设立的股权投资项目公司和股权投资基金可依托自由贸易账户向区内及境外募集资金,用于跨境股权投资,满足实体经济做大资本和扩大跨境投资的需求。
构建全方位风险防控机制。明确要求各金融机构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在开展创新业务时,要加强同业自律,反对不正当竞争;要切实加强“三反”审查,防范相关风险;在宏观层面,人民银行将完善“金融审慎例外”方面的制度建设,防止跨境资金异常流动,构建金融安全网。在目前形势下,风险防范要实现两个目标:在微观上,防止发生洗钱、恐怖融资、逃税等异常金融活动;在宏观上,继续做到自由贸易账户下的跨境流入资金和流出资金之间的平衡,并力争扩大跨境资金净流入。
据悉,《通知》发布首日,建行上海市分行即为上海真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佐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家企业开立自由贸易账户,通用电气中国1名外籍高管开立境外个人自由贸易(FTF)账户。浦发银行也在当天通过FTF账户为区内科技型企业波勒过滤系统(上海)有限公司的某外籍高管办理了收取代发工资。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也充分利用新政便利,积极创新产品,当天即依托集团海内外一体化优势,率先为在新政中符合准入条件的客户群体开立首批FTF账户,并提供一系列金融服务。
(责任编辑:华青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