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银行加速落地AMC,债转股基金成主力

2016年11月23日 10:16    来源: Wind资讯    

  香港万得通讯社综合报道,17年后,在去杠杆背景下,债转股再次拉开大幕,银行介入路径逐步清晰,随着银行自有AMC加速落地,债转股实施机构进一步扩容。目前设立基金依然为银行介入债转股主要方式。

  11月22日晚间,中国农业银行发布公告,称拟在北京设立农银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农银资产),注册资本为100 亿元,为该行全资子公司,按一级子公司管理。

  财新消息,工、农、中、建、交五家国有大行,均表示愿意申请成立债转股子公司,以参与到“去杠杆”的进程中。各家银行方案基本一致,以自有资金出资100亿元左右,成立专门经营债转股的投资子公司,按有关规定,交叉实施债转股。

  截止目前,各地已成立了29家地方AMC。

  银行提前布局“债转股”

  其实,在申请成立自有AMC之前,多家银行已提前布局债转股市场。

  经济参考报上周报道,中国建设银行、山东省国资委、山东能源集团已共同签署市场化债转股框架合作协议,涉及金额达210亿。

  此前,建设银行已先后与武钢集团和云锡集团签订债转股投资协议。其中,武钢集团与建设银行共同设立的武汉武钢转型发展基金(合伙制)已出资到位,基金规模120亿元。

  从已经公开披露信息来看,由建行参与的多单债转股项目涉及央企和多个地方国企,整体债转股项目预计规模已达950亿元。

  另外,目前已经披露的债转股项目的企业包括武钢集团、云南锡业、厦门海翼集团、广晟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广州交通投资集团、重庆建工投资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和山东能源集团。除了武钢集团为央企以外,这些企业均为所在区域的重点国资企业。

  海通证券分析师姜超此前称,过剩行业龙头企业将是新一轮债转股的重点,央企和省属大国企是主要的债转股对象。

  中投固收研报认为,从前期国务院发文《国务院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到近期银监会发文调整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的监管规定,政府对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债务处理已经开始进入落实和操作阶段,目前看到的主要以银行资产为载体,以不良资产处置为主。

  债转股基金成主要方式

  10月26日,国务院同意建立由发改委牵头的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根据内容显示,将组织开展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试点等十个方面的工作。

  每日经济新闻援引国研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观点表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中,降杠杆难度比较大也比较滞后,供给侧改革任务要如期完成,有关部门会在降低杠杆率上加大工作力度。

  而早在10月10日,国务院就已正式出台《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提出有序开展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作为降低企业杠杆率的主要途径之一。

  而国务院同期发布的《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则标志着本轮债转股正式落地。意见明确,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保险公司以及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等均可参与市场化债转股,并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

  不过,根据规定,银行债转股过程中,不能直接持有企业股权。

  因此在当前债转股操作中,成立债转股基金是主要方式之一,而且理财资金也可以投向具体的基金中,这也是规定中要求的社会化资金的重要来源。对于较长的股权投资项目,银行或许会滚动发行理财产品对接。

  近年来,企业债务问题一直困扰银行业绩。

  

  公开市场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银行于公开市场出售了2000多亿不良资产包。首批试点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银行,其试点规模达500亿元,再加上不良资产收益权转让试点业务的开展,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理有加速之势。

  此外,银监会上月已向省级政府下发《关于适当调整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有关政策的函》,对地方AMC的有关政策进行了调整,一方面允许省级人民政府增设一家地方AMC;另一方面放宽地方AMC收购的不良资产不得对外转让,只能进行债务重组的限制。


(责任编辑: 张桔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