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双11” 新科技手段撑起1207亿

2016年11月14日 07:25    来源: 北京晨报    

  升级版“双11”之  

  13亿巨大的零售市场碰撞高科技,将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今年的“双11”,不少新词汇、新概念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它们也许不是盛宴的“主角”,但却是“双11”不可或缺的支持力量。

  “前20年技术革新,后30年应用革命。未来的30年,数据作为新能源,计算作为新技术,会引发新零售、新制造和新金融的变革。”马云说。

  电商大脑

  今年“双11”,不少消费者发现商家越来越懂自己了,用户更容易快速发现自己心仪的宝贝,这个秘密就是阿里的“电商大脑”。

  今年天猫双11的个性化已经渗透到毛细血管,包括搜索、推荐、猜你喜欢、有好货、店铺、商品详情、问大家、微淘等大幅提升消费者的需求匹配,就连红包、优惠券都会投你所好。

  智能决策引擎分秒不停的自我迭代,每次点击的背后都有海量计算和万亿级智能匹配。双11当天,通过机器学习自动生成千亿的个性化展示。阿里副总裁张建锋表示,全世界只有极少公司能够具备这种规模的实时在线、秒级计算的人工智能系统。“今年我们已经能够为所有用户提供全面个性化体验。”

  阿里小蜜

  今年“双11”,上线仅8个月智能服务机器人阿里小蜜成为“双11”服务主力,承担了超过90%的服务,解决率超过90%。

  阿里小蜜拥有强大的语音识别、图像识别和深度学习能力,永远在线、全年无休,平均响应时间不到一秒,随时帮助用户解决棘手问题。“客服不再只是接电话,阿里正在把它变成更加智能的技术活儿。”阿里首席客户官戴珊表示。

  今年3月,“阿里小蜜”全量上线,服务能力堪比3.3万个服务小二。双11前夕,阿里小蜜推出双11预备手记、红包攻略、预售怎么玩等等千余条攻略。除了根据用户行为通过消息盒子主动提醒,用户还能在订单、搜索等上百个场景便捷地向小蜜发起咨询。

  阿里云ET

  ET是阿里云开发的人工智能程序,具备了视频图像识别、语音合成、交互、计算等领域的能力,已经应用到交通预测、智能客服、法庭速记、气象预测等领域。忙碌的阿里云ET抽空在今年的“天猫双11狂欢夜”上表演了强悍的语音识别和交互能力,实时将华少的现场口播翻译成文字,投在电视机屏幕上,还会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毫秒级修正。在魔术环节,5位观众抽取32张扑克牌中的5张,ET只要知道谁是黑牌,就能算出5人各自拿的牌面。

  E.T.物流实验室

  2015年底,菜鸟组建“E.T.物流实验室”,研发物流前沿科技产品,末端配送机器人小G、仓内复杂拣货机器人AGV矩阵等产品陆续投入使用。

  AGV机器人可以自动识别拣货区域,驮着拣货车到指定货架前。如果一个消费者购买的商品分成了多个周转箱,这些箱子会自动流向一个缓存机器人。货物汇齐后,360度运行的拣选机器人会从500个缓存箱位中把周转箱放到流水线上。

  播种机器人分布于流水线两侧,通过真空吸盘把周转箱里的货品转移到拣选周转箱内。机器人小G是末端配送机器人,可以在陆地上行走,大概能装10-20个包裹,会规划最优配送路径,将物品送到指定位置,用户可通过电子扫描签收。强大的算法让小G拥有像人类一样思考的能力,也能动态识别环境的变化,其背后包含了自主感知、智能识别、运动规划等多项关键技术。

  无人车

  11月11日9点30分,北京市亦庄的王先生收到提货短信走出公司大厦,发现等待他的不是快递配送员,而是一辆长相“呆萌”的京东无人车。按照提示,王先生在无人车上输入提货码拿到了自己购买的商品。

  京东的无人车在配送站装载货物后,通过自主路径规划,将货物送达指定位置,并通过京东APP、手机短信等方式通知用户收货。

  无人车配备激光雷达和多个视觉传感器,通过生成视差图等方式构建三维环境,检测障碍物的大小和距离,控制无人车避障,可确保行驶安全。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它可以敏锐地识别交通标志和车道线,无论什么照明和天气状况都保证行驶遵守交通规则。无人车还比大部分人都“认路”,同步定位与建图技术,实现了无人车自主定位与地图创建,它还能进行精准路线规划和导航定位,定位精度达到厘米级。

  无人机

  今年双11期间,京东自主研发的无人机在江苏、陕西、北京等多地开展了实地配送。11月11日下午2点30分,京东无人机在通州区永乐店镇应寺村起飞,10分钟后飞到胡家村上空,在1米高的位置悬停、抛货,推广员孙志玮接货后,将商品送到村民的家中。这是京东无人机在北京的首次飞行,京东集团CEO刘强东于近日表示,无人机已获四省飞行许可,规划了大量的航线。

  目前,京东已开发出包括多旋翼、垂直起落以及电动、油动或油电混合动力等多形态、多动力的无人机机型,能够执行最大30公斤载货量、30公里飞行距离的配送任务。

  速卖通

  阿里面向全球消费者的跨境购物平台,有超过1亿可交易的商品数。APP在100多个国家应用类市场购物类榜单排名第一。五个主要的成交大国分别是俄罗斯、美国、西班牙、法国和英国,占据的是三分之二的交易额。

  “Buy+” VR

  今年的“双11”,VR(虚拟现实)购物走入现实。消费者只需一副VR眼镜盒,一个安装手机淘宝APP的手机,即可用眼神来完成购物。

  在“双11”晚会上,林志玲原味儿的女神外衣则借助AR(增强现实)技术飞到了用户的手机屏幕中。

  北京晨报记者 刘映花

  消费金融

  几天内蹿红

  与以往相比,借钱消费成了今年“双11”期间主流支付手段。无论是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天猫,还是京东旗下京东商城,消费金融都成了“双11”期间的“秒杀神器”。

  数据显示,在今年“双11”当天,阿里巴巴旗下蚂蚁金服在信贷支付方面占比有所提高。其中,蚂蚁花呗支付笔数占到总笔数的20%,撬动的消费总金额为268亿元。

  而来自京东金融的数据则显示,“双11”当天,支付峰值是去年同期的4.5倍,支付成功率仍然保持在99.99%的水平。在京东商城使用京东小金库支付的消费笔数较去年同期增长了600%;“白条”订单量最多的地区分别是北京、广州、上海、成都、深圳;打“白条”用户的平均客单价提升了135%,最牛剁手党打“白条”支付了36笔订单。

  “消费+理财”成电商新玩法

  都说消费和理财是天然的敌人,但在今年双11期间,这对“冤家”却成了电商大佬们的宠儿。几乎所有平台都推出了“消费+理财”的新模式,将消费与理财挂钩。而效果更是同时增加了消费和理财端的活跃度。

  在双11前,蚂蚁金服和京东金融都推出了“消费+理财”模式的产品。蚂蚁金服新推出乐买宝产品,针对制定产品消费金额越大,乐买宝的理财收益便越多。而京东金融则将京东小金库与白条打通,激活京东小金库并存入一定的金额,就可以获得白条额度。

  京东金融发布数据显示,截至11月11日,投资京东金融各类理财产品的新增用户较去年同期增长超600%;京东小金库开户人数比去年同期增长超过1000%。

  消费保险雏形已经显现

  电商的发展,已经让中国的保险行业出现新的业态。与寿险、车险等传统保险相比,基于电商和互联网的消费保险,似乎更能直达需求端。而各平台之间关于消费保险之争,也在今年“双11”期间首次显露。

  实际上,消费保险近几年并不罕见。比如退货险、质量保障保险等,基于不同的电商场景,保险的形式也不尽相同。而在今年“双11”期间,蚂蚁金服和京东金融均推出了新的保险品种,加码战局。

  据了解,蚂蚁金服今年“双11”期间在原有的物流保险、质量保险、保证保险、履约保险、眼保服务保险之外,新加入价格保险,降低商户商品先提价再打折的风险。数据显示,今年保险总保单量达到6亿笔,总保障金额高达224亿元。

  而京东金融则推出“送货龟速险”,化解收货慢的痛点。数据显示,截至11月11日,有超过300万用户领取了“送货龟速险”。

  北京晨报记者 姜樊


(责任编辑: 关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