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被当“僵尸企业”清理 浙江远洋负债超80亿宣告破产

2016年10月31日 06:54    来源: 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沈溦

  继韩国最大航运公司韩进海运于8月份进入破产保护后,航运业持续的“寒流”已影响到国内海运企业。

  近日,有消息称,浙江远洋运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远洋)已宣告破产。这家国有航运企业隶属于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以下简称浙江交投),这也是后者的第三家航运平台“出事”,前不久,浙江交投旗下台州海运有限公司、温州海运有限公司相续被曝进入破产程序。

  10月28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前往浙江远洋及其母公司浙江交投了解情况。相关负责人员表示,受浙江省清理“僵尸”企业,进一步清理过剩产能的政策要求,自今年3月起,经浙江省政府同意,浙江交投对浙江远洋、温州海运和台州海运3家公司实施破产清算;同时,保留旗下浙江省海运集团本级作为水运板块重组平台和浙江省海运的战略储备力量。

  扩张5年陷深度亏损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2016年10月18日,浙江远洋公司管理人以资不抵债且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同时也无重整、和解或其他清偿的可能性为由,向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裁定宣告浙江远洋破产。

  10月25日,杭州市中院正式下发浙江远洋的破产民事裁定书,宣告后者破产。经杭州中院查明:截至浙江远洋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召开之前,共有14家债权人向管理人申报债权,申报债权总额为109.8亿元,均为普通债权。截至2016年7月28日即破产受理日,浙江远洋的资产总额为51.5亿元,负债总额为84.5亿元,所有者权益为-33亿元。

  10月28日下午,记者前往位于杭州市庆春路远洋大厦20层的浙江远洋所在地,一名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公司已进入最后核算程序,法院指派的管理人员已经进驻浙江远洋,而职工的分流安置、资产处置及债务处理等工作仍在进行中;由于后续事务较为繁杂,暂无暇接受记者采访。

  公开资料显示,浙江远洋创建于1980年,隶属于浙江交投,是浙江省目前规模最大的航运企业。记者注意到,早在2010年前后,浙江远洋通过扩张使得运力扩大一倍,一举跃居中国航运业前列。然而,随之而来行业持续性低迷,使得浙江远洋深陷债务危机。

  “浙江远洋破产并非个案。从宏观上讲,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全球航运行业都不好过,各个链条上的行业深度整合都在进行。”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国内航运研究室、中国航运景气指数编制室主任周德全表示,从实际案例来说,不少航运企业短期盲目扩张是造成深度亏损的自身原因。

  资产重组启幕

  据了解,浙江交投旗下共有两大航运平台,即控股子公司浙江远洋运输股份有限公司和全资子公司浙江省海运集团有限公司。

  实际上,在浙江远洋之前,今年4月份就有媒体曝出,浙江交投旗下浙江省海运集团因持续亏损已资不抵债。浙江省海运集团净资产为-10.23亿元,负债总额近80亿元;浙江省海运集团旗下温州海运和台州海运还发生3662万元的债务违约。彼时就有消息传出,浙江省海运集团可能在今年内启动债务重组。

  时至今日,在浙江远洋正式宣告破产6天前的10月19日,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做出裁定,宣告温州海运破产,浙江交投集团方面表示,接下来,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已经受理破产申请的台州海运也将宣告破产。

  浙江交投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除水运板块外,公司各项业务经营情况良好、现金流量充沛且稳定,整体资产质量良好”。

  值得一提的是,浙江交投上述人士还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称,原来同样陷入破产传闻的浙江省海运集团依然保留,将作为未来浙江水运板块进一步重组的平台。

  浙江交投集团水运板块整合工作组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目前确认的是浙江省海运集团平台的作用,其他原有水运板块优质资产依然在平稳运作,未来哪些会装入海运集团,又以何种方式置入等,具体规划尚未出台,还需整体规划。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除了浙江海运外,浙江国资委旗下另一大平台浙能集团亦在规划下属的航运板块优化重组事宜。

  不过,宁波海运9月24日公告称,实控人浙能集团此前所筹划宁波海运重组一事,因构成借壳上市且相关标的无法达到借壳上市审核要求,故停止筹划此重大事项。

  尽管新一轮的重组宣告失败,但根据浙能集团2014年完成对宁波海运要约收购的承诺,宁波海运将作为浙能集团及公司全资、控股或其他具有实际控制权的企业所属国内沿海货物运输业务的相关资产的最终整合的唯一平台。并用5年左右的时间将富兴海运和浙能通利从事国内沿海货物运输业务的相关资产,在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证监会有关规则的前提下,以适当的方式注入公司,或者通过其他合法合规的方式解决上述同业竞争问题等。

  根据上述承诺,浙能集团旗下的海运板块重组近期重启的可能性颇大。


(责任编辑: 关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