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最新季报显示 基金几乎全面清仓万科

2016年10月31日 06:46    来源: 投资快报    

  万科A和公募基金近日都披露了三季报。股权争夺大戏,股价上下翻飞(主要在高位飞)背后,基金们选择了36计走为上。“你们牛逼你们玩,我打我的小算盘,股价这么高我不卖当雷锋么。”重仓基金从50多只骤降至9只,持股数从一年前的2.8亿股降到不到2000万股。

  华润、宝能、万科管理层等按兵不动

  去年下半年来一直处在风口浪尖,万科股权大战硝烟暂时平静,然而股权之争却并未看到解决,这个火药桶哪天会不会再爆不知道。反正万科现在也低调了,三季报中除了多次提及“股权事件对公司的影响仍在持续”,表明股权事件仍影响公司发展。

  前十大流通股东中,除了证金公司减持1000多万股之外,其他股东持股未变。股权争夺大战平静背后,华润、宝能、安邦以及万科管理层关系密切的金鹏资管和德赢资管等仍按兵不动,恒大利用旗下多家投资公司持股6.82%,虽然持股也不少,但估计因持股分散并未进入前十大流通股东。因为8月份公告举牌短期内是不能卖出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宝能不断举牌成为大股东后,一度有传言说万科管理层要打爆宝能系的杠杆融资持股。但从三季度末持股来看,被认为与管理层密切相关的国信金鹏分级1号及招商财富德赢1号两个资管计划的持股数并未发生变化。也就是应当并未利用这两个计划在复牌大跌过程中砸盘。

  国家队独撑场面 公募基金四散逃命

  各大土豪争抢万科,万科A的股价也是跌宕起伏。去年四季度从12块多一口气涨到差不多24元多紧急停牌,然后今年7月4日复牌,连续2个一字板跌停后继续大跌,市场一度担忧宝能的资金链被打爆。从复牌的24块多到7月中旬跌破17元。

  就在群众不嫌事大看着宝能要不要爆仓的时候,恒大杀进来了又是举牌不嫌热闹。一路把股价抬升,经恒大这么一搞。万科A在外的筹码越来越少,股价也在20多块上方,宝能也安全了。最新股价为24.75元。

  不过,作为专业股票投资机构,基金们可不想宝能、恒大、安邦这么土豪,抢起万科来有各种股价之外考量。而且上下震荡,基金们的小心脏也受考验啊。现在股价这么高,按着二级市场地产股估值,那肯定得卖啊。

  于是我们看到,从去年四季度股权争夺升级,一直到今年上半年各方撕逼得天昏地暗,复牌后跌宕起伏、惊心动魄。基金们可不跟这些土豪玩,也管不了那么多什么情怀。“我们就是个炒股票的,赚钱就走人,这么贵再留着等下跌么。”

  于是,我们看到。去年三季度末有富国低碳环保等51只主动管理型基金(主动偏股型和债券型)重仓持有2.8亿股万科,那个时候股价才12元左右。到去年年底,你们炒到24块多了,那重仓基金就已经卖得不到8000万股了,然后被停牌“关”了半年,期间又经历了一波“熔断”股灾,复牌又是暴跌暴涨,赶紧跑了。

  于是到,今年三季度末,只有9只基金重仓持有,不到2000万股,其中主要是一只铁杆基金易方达瑞惠持有了1379.6万股。这只易方达瑞惠是什么基金呢,去年股灾期间成立的国家队基金,承担维稳重任的。原来如此。如果拿掉这只国家队基金,那基金真的是基本抛光了。

  去年三季度末,51只主动基金重仓持有万科A,持股数为2.8亿股,其中富国低碳环保、东方红中国优势、南方成份精选、博时价值增长、富国新兴产业、交银稳健配置、工银瑞信国企改革主题等7只基金持股过千万股,同时另有32只基金持股过百万股。

  2015年底到二季度末,由于停牌持股未变。期间53只基金重仓持有,似乎重仓基金数量增加了,但实际持股数量已经降至7980.45万股。不过仍有东方红中国优势和易方达瑞惠持股1000万股以上,此外也还有22只基金持股过百万股。

  到今年三季度末,重仓持股的主动管理型基金数量降到个位数的9只,持股数量更是骤降至1890.81万股,较二季度末下降6089.65万股,其中易方达瑞惠基金就持有1379.6万股,另外还有只债券基金博时信用债券基金持股278.09万股,其他基金持有万科A的股份都不到100万股。


(责任编辑: 康博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