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被保监会点名的三家险企 偿付能力去哪儿了

2016年10月28日 11:15    来源: 界面    

  中国保险业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下称偿二代)自年初正式运行已有三个季度。与监管层倾尽人力物力加班加点研制出偿二代的高效率不同,偿二代在险企内部运行虽已有一段时间,但部分险企仍未适应这套与国际接轨、以风险为导向的新监管体系。

  因“偿付能力不足”,保监会刚刚点名了这3家险企:新光海航人寿、中融人寿、国泰财险。界面新闻查询这三家险企最新披露的偿付能力报告发现,一个季度过去了,有的险企更“缺血”了,甚至偿付能力充足率继续严重下滑。

  根据新光海航人寿和中融人寿新近在官网披露的第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摘要,界面新闻整理出这两家被点名险企最新偿付能力状况。国泰财险尚未披露相关报告。

  由上表可知,被监管层点名的险企,其中两家在三季度末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但没有改善甚至更加糟糕,2家险企偿付能力充足率均成倍下跌。

  新光海航人寿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由上季度末的-31.74%,下跌至-69.87%,成为今年以来偿付能力最差的险企。更为糟糕的是,由于董事会改善偿付能力并未达成共识,新光海航人寿预计,下季度末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将下降至-109%。

  实际上,新光海航人寿自2010年以来偿付能力充足率一直呈下滑趋势,在2014年度末短暂回升之后,自2015年二季度便陷入了偿付能力充足率为 负值的泥潭。年报显示,公司2015年度末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37.31%。今年一季度末回升至-3.91%后又继续走上下滑之路。

  偿付能力不足首先影响的便是公司业务。根据保监会发函,自2015年11月23日起新光海航人寿暂停开展新业务,至今尚未恢复。此外,公司在2014年3月便收到了监管层“暂停增设分支机构”的监管函。

  “增资是解决偿付能力不足最直接高效的方式。”业内人士对界面新闻表示,险企偿付能力一旦不足,通常都会向股东要求增资,或者引进新股东。如果遇到“股东不理”就会比较麻烦,因为偿付能力不足会直接影响新业务开展,从而导致公司业绩受影响,这时候再发债也比较困难。

  显而易见,新光海航人寿正是这样的不幸儿。根据新光海航人寿2015年11月发布的《偿付能力的相关说明》公告,公司董事会已于2014年5月15 日决议增资5亿元,同年6月股东新光人寿便将2.5亿元增资款项拨款至新光海航人寿账户,另一股东海航集团则因故未能如期履约缴纳增资款。

  这一等就是两年半,海航集团的增资款依旧不见踪影。新光海航人寿偿付能力持续不足的这两年,正是国务院下发保险业“新国十条”,将保险业地位提升至国家层面的两年,同行小伙伴借着政策东风铆足了劲往前奔,新光海航人寿却是停止新业务苦苦等增资。

  结果可想而知,新光海航人寿连年亏损。本欲打算增资的股东新光人寿也等不了了,9月6日新光人寿召开董事会,通过股权转让协议,新光人寿对新光海航人寿持股降至25%。

  同为寿险公司,另一家被点名的中融人寿虽然三季度末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依然为负值。但是公司股东已在9月份向其增资40亿元,待保监会批复。如果40亿增资计入实际资本,公司三季度末偿付能力充足率将达到128.88%,跨过100%的监管红线。

  此次被监管层点名的唯一财险公司——国泰财险,二季度末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仅为38.89%,被监管层评为C类,远低于100%的监管要求。截至10月27日,国泰财险尚未公开披露第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摘要。

  不过,界面新闻独家从国泰财险内部人士了解到,公司因7月获得蚂蚁金服8.33亿元增资而大幅改善偿付能力,三季度末的偿付能力充足率或在600%以上。


(责任编辑: 马欣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