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中小保险公司借万能险实现了名利双收。2014年“安邦系”开启险资大肆举牌上市公司的风潮,前海人寿、生命人寿等中小险企相继模仿,险资在资本市场可谓一鸣惊人。而如今,宝能与万科的跨年度大戏,更是见证了险资对于中国最优秀上市公司的挑战。除了面子风光,万能险还帮助曾经的小险企攫取市场份额。规模保费排名第二的安邦人寿、第四的华夏人寿就是典型的获利者。
然而,凡事都有两面。如今,硬币的背面正在显现。界面新闻整理了上半年万能险保费收入排名前十以及万能险超过原保险保费收入的24家保险公司(下称偏万能险公司)偿付能力报告(未获取国寿控股、平安寿险、中韩人寿相关数据),第2季度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150%的公司见下表:
根据界面新闻的整理,这24家偏万能险公司中,有17家保险公司今年第2季度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下滑。其中10家保险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在150%以下,见上表;150%-300%的有10家;300%以上的有4家。
根据监管新规“偿二代”的要求,保险公司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需保持在50%和100%以上。由上表可知,中融人寿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继续为负,是上半年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负值的两家寿险公司之一,远远低于监管要求。目前公司已被保监会采取监管措施:包括责令公司停止开展新业务,暂停公司增设分支机构,责令公司不得增加股票投资等。
界面新闻注意到,中融人寿2季度业务现金流为-16.46亿元。公司表示,公司经营存在一定的流动性风险,但总体可控。公司正在加强与股东沟通增资工作,尽快使偿付能力充足率达标。
此外,还有两家偏万能险公司偿付能力正逼近监管红线,分别是生命人寿与和谐健康,其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刚刚过百。除了偿付能力充足率的监管之外,监管新规“偿二代”之下,保监会还根据偿付能力风险大小,对保险公司进行风险综合评级(A B C D)。
和谐健康最近的风险评级虽然为A类,即偿付能力充足率达标,且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小的公司,但是其2季度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却较期初有较大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生命人寿最近的风险评级为D级。根据偿二代的分类监管细则,D类公司,指偿付能力充足率不达标,或者偿付能力充足率虽然达标,但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严重的公司。
目前保监会尚未对生命人寿采取监管措施。生命人寿表示,2季度公司业务净现金流入-520111万元。在基准情景下,由于未来一季度有大量高现价产品到期退保,公司未来一季度现金流预计为净流出。由于压力测试情景非常严格,压力情景中新业务签单保费急剧下降,仅为上年度的20%,极大增加了现金流压力,且不允许公司出售相应资产,故未来三年净现金流均为负。
实际上,面临现金流压力的不止这几家公司。君康人寿未来1-3年的综合流动比率为41.25%,为应对1-3年期流动性不足问题,公司将通过积极调整投资和业务结构,匹配投资资产与保险负债的到期日,防范因资产负债不匹配而引发的流动性风险;天安人寿2季度净现金流为-151.60亿元,表示下半年将通过调整资产配置,降低最低资本,提高偿付能力;幸福人寿在基本假设下,公司整体在未来1个季度现金流小于0,主要是因为未来两个季度公司有大量传统险、万能险退保,公司2季度开始停售了中短存续期产品,保费收入较低;渤海人寿则希望准备充足现金及流动性资产以满足流动性要求,应对未来的流动性压力,。
显而易见,万能险对于这些公司的现金流压力做了不小的贡献。华泰证券近日撰文指出:中小险企大都以投资型保险为主,前期销售的高现价产品将带来较大的退保压力,以银保为主的渠道销售方式将产生较高的保单维持费用,若承保能力较弱还会带来更多的死亡/疾病给付,造成现金流出较多,实际资本承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