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A股有望继续反弹 关注新能源汽车

2016年10月15日 08:25    来源: 中国证券报    

  未来风险在于系统性金融风险、加息的不确定性和汇率的波动。看好传统产业中有望升级的细分龙头,以及 新兴产业 中的 新能源 汽车及其智能化产业链。

  短期市场修复后会有一个整固过程,但中长期来看,目前位置是底部,指数将冲击4380点,尤其看好骗补风波释放后的 新能源 汽车板块。

  私募人士认为,经济和股市都在筑底,权益类资产的风险偏好在提升,A股有望继续反弹。长线投资者此时可以持有看好的个股。

  预计股指向上

  中国证券报:交易量、市场人气均出现回升,这种状况能否持续?

  李荦:短期市场进行修复之后,会出现反复整固的过程,这是正常现象,前期下挫后依旧存在一部分套牢盘,这个位置还需要一段时间换手。从中长期角度看,目前位置就是底部,行情会逐步展开并演绎下去。我们坚持指数将冲击4380点的判断。

  姚鸿斌:大盘量价配合较好。由于当前的低 利率环境,权益类资产的风险偏好提升,特别是对逐步形成共识的优质资产。从资金层面看,融资需求正在回暖,由于房市调控的挤压效应,部分资金正在转投股市,近期 银行 存款下降,资金有流入股市倾向,因此继续看好股市反弹。

  中国证券报:近期 房地产 调控、银行债转股、企业去杠杆等一系列政策,利好实体经济,会否带来基本面回暖?

  李荦:基本面确实有回暖迹象。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都存在改善的可能性,我们通过简单拆分政府和民间的方法进行观察。虽然民间投资持续下行,但政府投资非常旺盛,包括加大财政赤字、推动基建投资等,都对经济起到托底作用。此外,随着PPP模式的推进,政府投资将逐渐撬动民间投资,或者说,PPP为此前找不到投资去向的民间资本提供了充足的机会。一年以来, 房地产 价格的上涨带动新开工回暖,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持续体现出来,房地产的流动性较差,需要一定的政策反应期。

  虽然政府消费大幅萎缩,但民间消费一直非常惊人,大家看看茅台是怎么创新高的就会明白。

  中国目前已经不是当初那个需要不断出口创汇的中国,但适度的货币贬值肯定会对出口产生正面影响。现在的问题是海外的需求能否改善,这主要看欧洲,因为 美国 的需求相对平稳,但过去几年欧洲市场下滑得太快。从目前情况来看,欧洲依旧乏善可陈,但也不会更差。整体上看,经济不大可能更糟糕,但存在反复的可能性,需要密切关注市场的变化。

  至于房地产政策调控、银行债转股,这些都很重要,但能否成为决定性因素,还需要进一步观察。不过,企业去杠杆肯定是非常重要的手段,美国在经历2008年危机后,就一直在走政府和私人部门加杠杆,企业去杠杆的道路,结果是企业盈利改善,债务风险化解,政府帮助企业走出困境;同时,私人部门随着企业盈利的改善获得了更多回报,形成正反馈。

  中国证券报:有观点认为,今年底或明年一季度经济将探底,你怎么看?

  李荦:经济探底这个说法要看假设,是从大周期的角度,还是从数据角度。有时候数据是领先的,有时候是滞后的,是否在一个特定时期探底,现在不好说。但从周期的角度看,又要结合短周期、中周期和长周期来分析。我的看法是,现在股市是底部,经济存在反复,多重因素共振的时点正在临近。

  姚鸿斌:经济和股票市场正在构筑底部,但这个过程持续的时间较长,还不能确认年底经济会探底成功。

  中国证券报:对中短期的A股走势如何预测?风险和机会在哪里?

  李荦:我们并不是特别关心短期走势,但从中期甚至更长的时间来看,A股应该会持续走强。我们坚信,随着房地产调控的推进,纯投机性资金会逐步从楼市撤离,但现阶段资金可选的投资方向很少,最终会回到股市。四季度主要的风险在于信用风险带来的 利率冲击以及 银行理财收益率持续下行带来的再投资风险。

  机会主要有深港通带来的预期改善、企业盈利改善推动估值修复、美国加息靴子落地。

  姚鸿斌:中短期继续看好股市反弹,风险仍然是美联储加息的不确定性、人民币汇率波动和房地产这个“幺蛾子”,机会存在于结构性层面。

  关注 新能源车

  中国证券报:当前热点仍然散乱,这种情况下如何操作?

  李荦:对于短线投资者,窄幅震荡可能要延续一段时间,如果个股选择能力足够强,就盯住个股做波段;对于中长线投资者来说,这个位置就是底部,选好个股后拿住就可以。

  姚鸿斌:热点散乱但个股活跃,最好的策略是轻大盘重个股,寻找全市场的优质资产能力是对投资者的一个考验。

  中国证券报:中长期看好哪些板块?

  李荦:站在当前时点,我更看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医药板块、金融板块、物流快递、 国企改革 。这里我主要谈一下新能源汽车,过去几个月,因为骗补事件导致整个板块杀跌,这既是市场情绪的体现,也有行业风险集中释放的过程。

  随着骗补名单的出炉和惩罚措施的明确,整个板块已经度过了预期不确定的最坏时期。从长远角度看,新能源汽车是国家战略,不但有来自于节能减排的压力,也由于国家对能源结构和汽车产业整体升级的战略规划,因此这个行业的成长性是存在的。根据中汽协9月数据,新能源汽车保持高速增长,产销同比分别为25.7%和43.8%,这意味着行业的大逻辑并没有破坏。

  新能源汽车板块整体的风险释放完毕,将重新成为市场持续关注的热点。

  姚鸿斌:中长期看好传统产业中能够不断降低生产要素成本、实现产业升级有效提升效率的细分行业龙头企业;新兴产业中,看好新能源汽车及智能化产业链、半导体芯片产业、通讯及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


(责任编辑: 刘佳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