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趣分期品牌升级为趣店 名校贷接棒 校园分期平台迎来转型潮

2016年09月30日 14:57    来源: 金融界优品圈    

  随着政策监管环境日益趋严,校园分期平台们正处在一种纠结的情绪中:一方面,校园是他们唯一主场,对这个市场的运作规律他们已经了然于胸,他们难以更加无法割舍;另一方面,监管和舆论等阻碍加身,让他们对未来感到迷茫。继9月5日,趣店(原校园分期平台“趣分期”)宣布转型消费金融之后,9月27日,名校贷也宣布进军白领市场。这诸多的事实表明,校园分期平台迎来转型潮,转型校园分期平台成唯一出路。

  1.受监管与舆论影响,获客成本大增

  8月5日,上海金融信息行业协会牵头发起成立“上海校园贷绿色联盟”,并提出“五要五不”规则;8月21日,重庆市金融办、银监局、教委联合发布关于重庆市校园网贷实行负面清单制度的通知,对校园网贷列出“八个不得”的负面清单;8月30日,深圳市互联网金融协会下发《关于规范深圳市校园网络借贷业务的通知》,对校园贷进行规范;9月初,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下发了关于校园贷的“八项不得”。各地规定直接导致了多家校园贷平台营销费用的大幅上涨。

  另一方面,目前多家高校已经表明态度反对校园贷平台在其校内进行宣传,并开始在校内开展对学生的金融知识教育;而被频繁负面吓坏的学生家长也旗帜鲜明的抵制校园贷业务,再结政策中关于第二还款人的相关规定,这些改变让校园贷的获客难度大增。

  2.校园贷最大隐患:多头问题仍难解决

  学生用户相对于有稳定收入来源的非校园用户来说,其还款能力相当有限,这也导致多头借贷成为校园分期大患。而现实情况是,无论校园贷平台自己的风控多么成熟,仍旧难以消除多头借贷。

  今年上半年,河南大学生郑某因无力偿还在校园贷平台上的大额借款而跳楼,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这起惨剧中,多头借贷是罪魁祸首。

  目前有名有姓的校园贷平台已经有上百家,许多无名无姓的地方性小平台数量可能更多。有资金支持的大平台有动力去解决问题,但考虑到会因此减少业务,资金不足的小平台对解决问题是排斥的,这是不可调和的矛盾。

  监管虽然将缓解这一问题,但除非校园分期市场被彻底切断,否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打擦边球的小平台总能找到生存空间。而从最后的结局来看,虽然多头借贷的主力是小平台,但一旦出现问题,整个行业和被牵连其中的大平台会成为替罪羊。

  3.转型成唯一出路

  从今年上半年开始,已经有多家校园贷平台已经转型或是开始转型。

  9月初,曾经以校园业务切入分期市场的趣店(趣分期)宣布已经彻底完成转型,并告别校园分期市场,今后将转做非信用卡人群的消费金融业务,校园将成为他们培养未来用户的基地;今年上半年,分期乐也宣布将开展白领和蓝领业务,同时也有消息称,分期乐已经暂停了多地的校园推广,未来或许会针对校园业务进行大规模的裁员;9月27日,名校贷宣布转型,进军白领市场。

  诸多迹象表明,校园贷平台向非校园用户的转型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而按照深圳、重庆等地的监管原则,控制借款成本、控制借款用途以及需要第二还款源书面同意等合规要求,基本上阻断了校园信贷市场继续发展的空间,若这些监管措施在全国推行,校园分期平台唯有转型一条路可走。

  


(责任编辑: 马先震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