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宽松政策药效失灵 美日央行按兵不动

2016年09月26日 08:21    来源: 国际金融报    

  

  资料图片

  评级机构惠誉首席经济学家科尔顿表示,目前全球已处于经济循环周期中较为成熟的阶段,经济已逐渐复苏且避免了严重的经济衰退,在此情况下,“强心针”式的货币流动性供给政策可能无法起到有效的作用。

  当地时间9月21日,美日两国双双议息。在漫长的等待后,日本央行给予市场的答案是“按兵不动”,但承诺让收益率曲线趋陡;美联储尽管承认就业市场强劲,但同样无所调整。两大央行“手起刀未落”令市场对于两国应对经济增长问题的能力提出质疑。

  股市应声大涨

  根据美联储公布的9月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声明,委员会以7票赞成、3票反对的结果维持当前0.25%-0.5%的利率不变。

  美联储主席耶伦在9月2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9月不加息是基于对当前经济的判断,虽然就业市场有所改善,但通胀仍低于在美联储“适度宽松”政策下的预期水平。但耶伦强调,这并不意味着美联储对经济增长缺乏信心,目前多数美联储官员认为加息理由增强,如无意外,年底前加息一次是合适的。她表示,将于11月的会议上决定是否有理由加息。

  美联储利率预期点阵图显示,17名美联储决策者中有14人预计,年底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将达到0.5%-0.75%,这意味着年底前将再加息一次。点阵图同时显示,2017年有两次加息,2018年3次。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鉴于眼下已接近年底,“点阵图”的指示更具实际意义,明显地显示出绝大多数决策者在认真考虑12月加息的可能性。

  据悉,美联储今年还有两次FOMC会议,下一次会议将在11月1日和2日举行,即美国总统大选投票日11月8日前夕。《华尔街日报》分析指出,美联储届时更不可能调整政策。因此,12月13日和14日举行的年内最后一次会议将成为今年加息的最后机会。

  美联储曾在去年12月的经济预估中暗示,2016年会加息4次,后又于今年6月预计年内将加息两次,但都是“光打雷,不下雨”。

  尽管美联储选择按兵不动,但鉴于前景趋于明朗,美国市场三大股指9月21日纷纷走高,标普500指数上涨1.1%,道琼斯工业指数升0.9%,纳斯达克指数上涨1.03%,收于历史新高。次日,亚太、欧洲地区股市追随隔夜美股涨势,显著走强。

  与此同时,日本央行的按兵不动也让市场感受到了暖意。9月21日,日本央行宣布维持存款利率于-0.1%、每年购债规模约80万亿日元不变,并宣布引进新的金融缓和政策框架,即在维持现有负利率政策的同时,将10年期国债等长期利率适度回调,使其稳定在零利率水平,直至实现2%的物价稳定上涨目标。

  受日本央行这一决定影响,当天日本国债市场作为长期利率指标的新发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由负值转为正值,东京股市日经指数一度上涨逾200点,外汇市场日元汇率也应声下跌。

  日本央行还公布了对迄今为止的货币政策进行综合评估的结果,对量化和质化货币宽松表示肯定。该政策“带来了经济和物价形势的好转,已经走出了物价持续下跌意义上的通缩”,并分析称,负利率政策结合国债收购计划促使长期和短期利率下滑,政策收到成效。

  美日货币政策将分化

  尽管市场表现给面子,但金融业人士对这样的议息结果并不买账。BK Asset Management董事总经理Kathy Lien 9月22日撰文指出,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两大央行决议,那就是“失望”,尽管市场对美联储和日本央行利率决议原本就不抱太大希望。

  他认为,耶伦不愿表现得鹰派,其发表的前瞻指引未能令投资者信服今年仍有望加息,其措辞和肢体语言表明,她变得更为谨慎了。

  2008年,美联储开启了史无前例的量化宽松政策(QE);2013年,日本推出了量化和质化宽松(QQE),并于之后扩大规模。

  但金融界人士警告,量化宽松政策不仅未提高资产价格,也影响了银行借贷能力、通胀及全球经济增长。

  事实证明,多个国家央行为了提振经济增长及通胀目标,近年纷纷采用量化宽松(QE)等货币政策工具,但成效并不显著。分析认为,当前世界经济问题的症结在于劳动力收缩及生产力增长疲弱,政策工具仅属次要。

  截至今年6月30日的12个月内,日本经济平均增速只有0.2%,通胀率略低于零,公众及市场对通胀预期正持续下滑。分析认为,日本经济问题源于人口老龄化导致的劳动力及消费者基数收缩,削弱资本扩张意愿,生产力增长陷入停滞,财政紧缩政策亦令经济前景蒙上阴霾。

  美国及欧洲经济经历同样困境,美国失业率为4.9%,接近美联储所指的自然水平,但经济增长乏力、通胀及通胀预期长期受压;欧洲央行为提振欧元区通胀,不惜推行负利率,但欧元区上月通胀仍只有0.2%。

  美日等国的央行行长正在应对全球经济增长以及国际贸易放缓的难题。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预计全球经济今年仅增长2.9%,在2017年预计将增长3.2%。这比之前的预期慢了0.1%。

  经合组织专家表示,低速增长已经打击了消费者与投资者的积极性。这两个群体对经济前景的预期降低之后将对未来的投资与消费造成损害。研究资料还显示,国际贸易疲软阻碍了经济增长。

  在评级机构惠誉首席经济学家科尔顿看来,全球重要经济体央行普遍实施的量化宽松政策正严重扭曲市场。例如当前日本央行已持有日本政府债券市场35%的资产,使得价格发现机制毫无成效。

  科尔顿称,央行通过购买更多的资产进一步扩大资产负债表,边际收益差距正在缩小,其负面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科尔顿表示,由于此前央行“救市”政策的成功,投资者对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有了更多不切实际的预期,认为这可以对经济产生长效提振。但目前全球已处于经济循环周期中较为成熟的阶段,经济已逐渐复苏且避免了严重的经济衰退,在此情况下,“强心针”式的货币流动性供给政策可能无法起到有效的作用。

  高盛则认为,日美央行最新决议显示,未来美国和日本的货币政策将有明显分化:美国会在不久的将来加息,而日本承诺相当久的货币宽松。

  高盛指出,虽然美联储在9月会议上没有加息,但暗示未来几个月内会有一次加息。日本央行方面,他们没有降息,但刺激政策有所转向。最明显的变化是:日本央行从定量目标(80万亿日元)变为定价目标(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0附近)。

  苏格兰皇家银行汇市专家莫西·乌丁指出,日本央行的新措施是为了缓解银行业的获利能力,也是在为第四季度压低负利率铺路。

  但科尔顿警告,量化宽松政策对银行的盈利能力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对银行借贷的刺激可能不会如预期的有效。

(责任编辑:马先震)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宽松政策药效失灵 美日央行按兵不动

2016-09-26 08:21 来源:国际金融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