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定制基金大跃进背后:“类通道化”风险浮现

2016年09月08日 07:53    来源: 和讯网    

  随着定制基金大发展,风险也开始隐现。

  “定制基金的势头刚开始,我估计会是未来公募基金排名最重要的变量。”一位基金经理江源(化名)告诉记者。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成立的新基金中,有超过两成认购户数在300户以下,疑似机构定制基金。但随着定制基金的爆发,有业界人士质疑,其具体操作中或存合规问题。

  一家基金子公司人士表示:“现在公募基金都在做机构的定制化产品,有”类通道“化趋势,有些基金公司将交易和持仓发给定制机构,有违规嫌疑。监管层也开始关注这一问题。”

  井喷

  去年以来,基金机构业务风起云涌,机构定制公募基金随之登上舞台。

  “去年机构定制的是打新基金,而今年定制基金中有债券基金等多种类型。看金主想要什么,想要什么做什么。” 江源介绍。

  江源表示,“基金公司都会给定制基金特殊命名,名字一般是宽泛的。也有一些机构在定制基金名字中加入某个固定字,但要对产品非常熟的人才能看得出来。”

  “定制基金最明显特征是新基金的认购户数。”江源说,“这些基金多半没有外部投资者,200多户大多是基金公司员工凑的,比如说找一些员工的亲属,然后把一些银行卡绑上,发产品时,每个人卡里按最低申购标准扣些钱,凑200户太容易了。”

  此外,“定制基金的认购时间一般都很短,不会大肆公开宣传,在银行渠道也看不见,发售时间也很短,不一定买得到。” 江源说。

  上述操作方式在业界存在争议,但尚处于监管模糊地带。但今年随着定制基金的飞速发展,类似的情况也越来越普遍。

  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7日,今年以来共有944只新基金(A、B、C、E类分开统计)成立,其中有207只基金的认购户数在300户以下(包括300户),占比22%。上述207只新基金中,投资方向主要是债券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其中,107只为债券型基金,占比52%;88只为混合型基金,占比43%;此外还有少量的货币型基金、股票型基金等。

  这207只基金分属45家基金公司,排名前三的是招商基金、博时基金、广发基金,分别为27只、24只、13只。

  激烈竞争中,定制基金吸引机构客户的手法却并非靠收益。

  “这个纯粹就是销售工作,要服务好。”江源表示,“类通道化的定制基金我们不需要看收益,收益都是客户自己的事,跟我们没有关系,我们会提供给他们投资策略。”

  而这种“类通道”定制基金的费率,也较一般基金低。

  记者注意到,近一个月成立的新基金中,有60只认购户数在300户以下,它们的管理费大多数只是同类基金平均值的50%左右。如债券型基金,认购户数在300户以下的基金的管理费率多数在0.30%左右,而同类平均为0.56%;此外,在混合型基金中,认购户数在300户以下的基金的管理费率多数在0.60%左右,而同类平均为1.12%。

  江源透露,降低费用有些特殊处理方式。“有"返销售费用"的做法,本来销售费用是要给销售渠道的,但机构定制基金基本不存在销售费用,就把这笔钱返给机构。”

  “类通道化”争议

  值得注意的是,定制公募基金的“类通道化”做法引起业界争议。

  “机构定制基金业务本来都是私募性质的,只不过现在用的是公募渠道,它为自己定制,没有想让别人跟投。”江源说,“只是现在由于是公募,让其他人看到一点它的内容。”

  江源认为,“一直以来监管的原则是,不要危害普通投资者,如果定制基金里面没有普通投资者,监管层可能也就不管了。事实上,因为这类定制基金一般都不开放,200多户中的外部客户就是那些来凑份的,所以一般不会危害到普通投资者利益。”

  一位基金子公司人士指出,“有些公募基金变成了通道,交易和持仓都会发给定制机构,有违规嫌疑。监管层开始关注这一问题。”

  对此, 江源表示,“机构定制基金把公募作为通道,可能涉及合规的问题就是信息披露的问题,存在选择性披露问题,对机构客户和对外披露标准不一。”

  不过,玄甲金融投研总监衷亚成表示,定制基金属公募基金,有信息公开义务,只是披露程度不同而已,把交易和持仓发给定制机构,从原则上并不违规。事实上,机构会要求基金公司定期发送交易报告,并在异常情况出现时履行定向披露义务。

  而在信息披露之外,定制基金的操作是否合规也成为关注焦点。

  公开信息显示,每一只定制基金都有指定的基金经理,理论上应当承担主动管理的责任。

  “但在定制基金里,机构话语权很强,因为定制肯定要体现机构的诉求。”江源坦言,目前部分基金公司的定制化基金确实像在做通道化业务。在实际操作中,“那些定制基金基本上直接就是客户定,基金公司都不用管。有的基金公司会提供策略,有的连策略都不提供。”

  “如果公募定制基金的日常交易决策受到机构客户的干预,的确涉及到违规问题。”江源表示。

  


(责任编辑: 张桔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