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变贷后催收为贷后管理

2016年08月29日 10:39    来源: 农村金融时报    

  ■李林鸾

  【农村金融时报】

  彪形大汉秀文身、秀肌肉、泼油漆、天天跟踪……提到这些画面,总能让人联想到了早年港片里“黑社会”要账的经典镜头。而前不久坊间爆料称,女大学生通过借贷宝借款周利率高达30%,并被要求手持身份证拍摄裸照作为抵押,无法还款则将被威胁公布裸照给家人朋友,由此踢爆“裸条门”。这又让观众在这个法治的文明社会中,看到了当年电影里暴力催收的影子。

  监管部门最新的数据显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接近2万亿,还有高达三四万亿的关注类贷款。同时,在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大量风险。随着逾期贷款金额的逐渐增加,这些机构的催收压力也越来越大。

  纵观当下的市场,贷后催收已从传统催收的方式,慢慢演化成更具技术与内涵的手段,诸如诉讼、大数据梳理各方资源等都成为了机构催收的“利器”。业内人士更是表示,催收,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职业,是和时间、人性赛跑,适当的心理压力管理,才是真正的手段。

  我们且不谈怎样的催收手段更有效,因为这些都已经是风险显现的后话了,一旦和催收扯上关系,证明这笔贷款想要顺利追回已经十分困难。要知道,金融机构的贷款一旦放出去后,只有逾期不还了才涉及到催收。

  现如今恶性催收新闻频现,可想而知市场中很多金融机构的做法是属于“重贷轻管”,贷款时很重视,但贷出去后管理不到位,这给后期催收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那么,我们何不在做好贷前调查的同时也重视起贷后的实时跟进管理,从一开始就将这些不良的苗头扼杀在摇篮里呢?

  不管怎样,未雨绸缪的贷后管理才是机构应该有的态度,才是现代金融市场行之有效的风险防控方式。

  


(责任编辑: 蒋柠潞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