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周,市场情绪有所修复,而权益类基金与固定收益类基金呈现齐涨态势。随着本周深港通获批,机构人士认为,深港通尽管可能引发短期做多热情,而作为人民币国际化、逐渐开放资本账户的一部分,其影响更多地体现在长远,投资者可布局深港通主题相关产品的QDII港股基金。
偏股型基金收益上涨
根据凯石金融产品研究中心的分类,股票基金过去一周平均收益为1.86%。具体来看,普通股基平均收益为1.09%,93%的产品为正收益,最高收益为工银瑞信战略转型主题的3.70%。指数股基平均收益为2.16%,仅一只产品收益为负,最高收益为招商中证煤炭的5.32%。
从投资范围来看,地产、煤炭、金融主题的指数类基金表现出色,收益居前的除了以上提到的基金之外还有招商沪深300地产(5.27%)、华安中证细分地产ETF(4.70%)、中融中证煤炭(5.09%)、富国中证银行(4.20%)、鹏华中证银行(4.14%)等。
混合基金平均收益为0.57%。其中,偏股型平均收益为0.85%,偏债型产品平均收益为0.24%,灵活配置型平均收益为0.50%,平衡型平均收益为0.55%。
偏股型产品中87%产品收益为正,最高收益为万家精选的4.06%。灵活型产品中,93%产品收益为正,最高收益为德邦优化的6.09%。平衡型产品中,82%产品收益为正,最高收益为博时回报灵活配置的5.01%。偏债型产品中,99%产品收益为正,最高收益为泰达宏利风险预算的1.08%。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港股QDII基金业绩领先。上海证券数据显示,QDII及另类投资基金上周平均收益率为1.33%。按类别来看,大中华及亚太股票类QDII型基金收益率领先,收益率为2.30%,黄金主题类QDII型基金收益不佳,净值下挫1.32%。受益于港股上涨,投资于港股的QDII基金业绩领先,其中易方达恒生h股ETF、嘉实恒生中国企业和银华恒生H股收益率分别为4.67%、4.55%和4.55%。
此外,固定收益类产品中,债券型基金平均收益为0.39%,二级债基表现略优于一级债基。其中,纯债基金平均收益为0.33%,只有一只产品收益为负,南方稳利1年A的1.70%涨幅最大。一级债基平均收益为0.38%,全部产品收益为正,最高收益为南方永利1年C的1.87%。二级债基平均收益为0.40%,98%产品收益为正,最高收益为博时信用债券C的1.61%。可转债基平均收益为0.99%,所有产品收益均为正,最高收益为民生加银转债优选C的1.50%。
货币基金年化收益有所下降。8月12日,货币基金七日年化收益率均值为2.43%,益民货币(5.54%)、工银瑞信60天理财B(4.18%)七日年化收益最高。从收益区间来看,有1%的产品七日年化收益超4%,6%的产品收益在3%-4%之间,81%的产品收益在2%-3%之间。
市场情绪回升
此前,市场投资热情受到监管趋严的打压,而从上周市场实际表现看,市场正从银行理财监管的利空中消化走出,上证综指突破3050点,市场情绪有所回升。受深港通、中证金增持等消息刺激,上周四保险、券商、银行三大金融股集体大涨,其中,复兴举牌的新华保险(601336)一度涨停。但这并没有带领大盘攻城略地,反而短线资金纷纷撤出,指数不涨反跌,上证指数几近跌破3000点。直至上周五下午,在金融地产股的带动下,上证指数才一路上涨,最终报收近期高点。
凯石金融产品研究中心表示,本周对市场态度提升至中性略乐观。短期看,大方向上依然维持震荡走势的判断,观察市场增量资金入场情况,如无增量且市场交易量依旧低迷,热点持续性较差,则趋势性行情难以期待。在行业和结构把握上,延续上周策略中的观点,即“受益财政政策加码”的行业和主题,例如受益于PPP推进的基建地产产业链,受益于国企改革的有色、周期等板块,以及近期可能受益于深港通的开通的券商等。基金投资上,可以精选能受益于财政政策加码同时又具备一定防御特征的基金,例如国企改革相关主题基金,偏价值风格同时偏好基建、公用事业等基金。
从近期市场风格上看,低估值、高股息、大市值,以及被增持举牌的个股近期吸引了大量资金,带动指数上涨。这些个股主要集中在金融、地产、交运、造纸和基建类行业,而小市值集中的传媒、机械、电子、计算机、互联网等行业资金持续流出,这也使创业板指数近期明显弱于沪深300。
中欧基金指出,这表明市场资金趋于理性,更注重长期投资,这或将使主板指数坚挺,而对创业板造成一定的挤出效应。中欧基金表示,在下月初G20峰会召开前,市场或将处于消息的真空期,整体弱反弹的趋势大概率不会改变,指数或有机会继续向上突破。在基金配置上,投资者可以关注稳健类、价值类基金产品,权益、固收和现金投资比例可考虑保持在“5:3:2”的比重。
深港通获批短期提振市场情绪
16日,国务院批准了《深港通实施方案》,标志着深港两地股票市场有望在近期互联互通。而受惠于深港通可望带来的增量资金,A股市场已提前反应。从2014年11月17日沪港通开放的历史经验来看,沪港通的开放正好处于A股上一轮牛市的起涨点。即将到来的深港通也在市场中引发“热点”讨论。有基金人士则认为,在海外流入的增量资金还不多的预期下,深港通对A股市场短期带来的实质性意义不大,更多的是热点性事件。
兴业全球基金黄鼎钧指出,深港通有望扩容A股市场参与者,但增量资金或不显著。深港通的开放或许能使海外投资者通过深港通的额度,投资深证成份指数的个股,以及同时在深交所、港交所上市的A+H股,在股市参与者上起到了扩容的意义,然而参与者的扩容不一定意味着增量资金的大幅流入。“我们回顾沪港通开通的这完整的21个月,沪港通北上的净流入资金仅达1285亿元,平均每日买卖成交金额达46.96亿元,面对沪市A股每日动辄1000亿元以上的成交金额,沪港通北上资金占比确实不大,对A股市场的资金面影响有限。”
黄鼎钧认为,深港通的开放或能使蓝筹股得到更大的关注,但程度还是取决于资金量。由于海外投资者一般属于“价值型”选手,在投资策略上更讲求业绩与估值的“性价比”,A股市场中的蓝筹股顺理成章地会获得海外投资者的关注。然而这样的关注程度有多大,关键还是在于深股通流入资金规模有多少。以沪港通北上的数据来看,目前市场对蓝筹股的关注比较类似“事件性”的投资热点。从长远来说,深港通标志着A股市场逐步迈向国际化的进程。随着开放程度提高,当海外投资者占比有相当提升时,海外投资者的动向将会起到一定的影响。对市场操作的投资逻辑和持有结构或许会从“中国特色”转变为与国际接轨。目前碍于北上参与资金金额较少,试点性的开放对于整体市场投资逻辑还未能发生较大改变。
景顺长城认为,消息的宣布符合市场对深港通近期宣布批准的预期,短期对市场情绪有一定的提振,建议重点关注以下的投资机会:直接受益的AH高溢价股;两市间的稀缺投资品种,如内地的券商股和香港的交易所;市值50亿元港币以上、流动性较好的恒生综合小型股指数成份股短期有望受到追捧,但两市间低估值、高股息率、流动性好、有坚实基本面的个股仍然是中长期的配置方向;另外,港股通市场扩容有利于机构投资者如保险资金和社保基金进入港股市场,对于港股中长期投资者结构改善带来利好,但随着恒生指数从前期较低点20000点累计15%升幅、政策利好陆续兑现,未来指数上行中震荡或将加剧,投资者仍然需要持续关注国际政治及经济不确定性事件对风险偏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