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国美净利大降90%:传统家电零售天花板逼近?

2016年08月08日 10:51    来源: 界面     洱东

  近年来,在传统家电零售行业,包括国美、苏宁、五星等商家都迎来天花板。如果国美仍然固守家电零售,不愿意迈开大步跨界扩张,其结果就是“量跌利下滑”将成新常态。

  传统家电零售企业的天花板正在快速逼近。近日,国美电器发布一份截止2016年6月30日的盈利预警,公告显示国美电器归属母公司拥有者的利润正在急剧减少,跟去年同期相比减少超90%。而其显示的线上线下交易总额与去年同期相比预期增长超15%,其中线上电子商务的交易总额同比预期增长将超100%。

  对于净利润锐减的原因,国美电器官方称主要是由于2015年提出的“全渠道、新场景、强连接”战略规划在16年开始进入到转型阶段实施期。实际上,透过国美电器线上线下交易额增长15%,但净利润大幅度下跌90%,这一组数据所引发的强烈对比看出,国美正在采取“牺牲利润保规模”的市场操作策略,但是结果到底如何。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问题主要在于,第一,家电零售产业的规模天花板,其实早在五六年前就已经出现,这正是当前苏宁果断转型的根源所在。因为单靠家电零售业务,根本没有办法和力量来支撑和推动国美、苏宁这些大连锁企业的可持续滚动发展;当时,国美和苏宁在全国都是拥有几千家的实体店,加上厂家的导购人员,都拥有几十万员工。完全不可能靠在实体店卖家电,支撑自身规模和利润的同比例增长;

  第二,面对从家电向其它商业领域的综合零售商的转型,国美受制于自身的体制和文化一直没有像苏宁那样大踏步展开。虽然国美过去几年通过优化门店经营能力,确保营业利润没有像苏宁那样出现亏损,但营收规模与苏宁相比已经出现了大幅度的萎缩。苏宁早已经在营收规模上将国美远远甩在身后,短期内想让国美超越苏宁,如果没有大的资本并购显然很难实现。

  从这两点可以看到,国美电器搞全渠道、推国美在线,进入的时间,以及决心,力度和手段,比同是家电零售企业的苏宁晚得不是一星半点,而是整整五年左右的时间。当苏宁早在六年前在创始人张近东的带领下,大踏从线下走向线上,从家电零售走向全品类零售时,国美还守着自己的那一片线下实体店的家电零售渠道。

  虽然在这一过程中,国美也曾试图打造线上的电商平台,扩容经营品类和范围。但是,从一个专业的家电零售领域,进入全品类的综合商业零售商,绝对不是在短时间内靠烧钱就能解决的,还需要有足够的团队支撑,以及海量的产品线布局。

  去年开始国美又大规模开始强推国美在线,显然也是形势所迫的被动转型。而且从战略格局角度来看,国美在线还只是停留在企业层面的一种试水、尝试,并不是全面的战略转型。

  特别是在电商渠道的定价机制、后台订单系统、数据系统以及产品的多元化扩展,特别是全国范围内的仓储及物流体系建设等方面,国美都没有投入足够的资金和费用去建设和完善。还只是借助和整合国美电器原有实体店、仓储、配送等体系,在进行内部的整合。

  今年上半年,国美经营利润的大幅度下滑可以理解。接下来,如果国美迟迟没有构建起线上、线下的综合性品类布局,其不只是会面临净利润的下跌,更重要的是营收规模的增长也会陷入迷茫通道之中。因为,当前的整个商业零售渠道格局,由阿里天猫、京东、苏宁易购等巨头所左右和主导。换个角度说,这个商业零售市场,留给国美的机会和空间已经越来越少。

  虽然短期内,国美可以采取牺牲利润保规模,以增量不增利的方式来解决短期发展内的问题。但是采取低价格战抢夺市场和份额这一手段毕竟是有限的,而且在没有外部资本和力量的推动下,国美自身可以消耗的资源和力量都是有限的。

  毕竟低价格只会让商家和消费者两败俱伤。厂家也是需要利润的,若你过度压榨厂家的利润,那么他就会转向其他平台谋发展,要么放弃你这颗树,要么就不重视你这颗树,长期以来对于国美来说没有一点好处。

  消费者这边同样如此。随着80后、90后的崛起,整个消费趋势、消费习惯都在发生新的改变。他们更关注具备一定技术与工艺的个性化、智能化、时尚化的产品,这些产品才能给予消费者良好的产品体验,也就是说单单的低价格已经无法满足这批新兴消费者的需求。为此如果国美一味的打低价格战,那么就会逐渐失去这部分消费者的青睐。

  当前国美电器所遭遇的问题和挑战并非孤例,实际上从去年开始,大部分全国性、区域性和地方性的家电零售商、大卖场,甚至是实体店都遇到在家电行业发展的天花板,并步入发展的迷茫期。

  面对这一困惑,包括国美在内的传统家电零售渠道,如果还是继续躺在过去的时光隧道中不求上进、不求突破,甚至还要自暴自弃,无疑就提前宣告自身的前途暗淡。


(责任编辑: 魏京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