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三星牵手比亚迪欲“曲线入华”

2016年07月27日 09:04    来源: 法治周末    

  “三星和比亚迪的合作意在‘曲线入华’,即提高纳入‘电池准入目录’的可能性,进而加快进入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池市场拓展步伐,谋求市场关键地位,以获取更高利润”

  法治周末记者 马金顺

  三星入股比亚迪的消息终于尘埃落定。

  7 月 22 日,比亚迪发布公告称,公司已完成以 57.4 元 / 股的价格,非公开发行 2.52 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为 144.73 亿元。其中,上海三星半导体以约 30 亿元人民币购买 5226 万股比亚迪 A 股,将持有公司此次非公开发行完成后股份总额的 1.92% 。

  而早在一个星期前,即 7 月 15 日早间,有媒体报道称,三星电子中国子公司拟斥资 5000 亿韩元 ( 约合 4.4 亿美元 ) 购入比亚迪 4% 的股份。而当日午间,比亚迪就发布澄清公告表示报道中所述的股份比例 4% 不属实,但承认目前三星电子已就参与本次比亚迪 A 股非公开发行与公司展开积极推进。

  对于三星为何入股比亚迪,澄清公告表示,三星电子本次拟参与比亚迪 A 股非公开发行主要基于对比亚迪长期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以及未来双方在电动汽车零部件领域的战略合作。

  而深圳中为智研咨询有限公司研究员李伟则认为,三星和比亚迪的合作意在“曲线入华”,即提高纳入“电池准入目录”的可能性,进而加快进入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池市场拓展步伐,谋求市场关键地位,以获取更高利润。

  因实现国产不足一年未进目录

  7 月 13 日,工信部公布了《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 ( 以下简称《规范条件》 ) 企业目录 ( 第四批 ) ,此次入选的企业共有 32 家,但依旧未看到三星、 LG 化学等外资巨头的身影。

  据东软管理咨询 ( 上海 ) 有限公司资深咨询顾问张翔博士介绍,事实上,国内并没有限制外资电池企业的规定,只要满足相关准入要求,外资电池企业同样可以申请进入目录。

  根据《规范条件》,国家对符合本规范条件的汽车动力蓄电池企业实行公告管理,企业按自愿原则进行申请,要想进入目录,电池企业应通过 TS16949( 质量管理体系——汽车行业生产件与相关服务件的组织实施 ISO9001 : 2008 的特殊要求 ) 质量体系认证等。

  而根据 TS16949 的规定,要求获得 TS16949 认证注册的公司,必须具备有至少连续 12 个月的生产和质量管理记录。

  在中研普华研究员王骏看来,三星 SDI 电池未入目录的原因,很大可能是因为其未满足相关政策规定的条件,比如在本地投资建厂并且具备 12 个月的生产和质量管理记录。

  据了解,早在 2014 年 8 月,三星 SDI 公司在古都西安投资了中国最大规模的汽车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三星环新 ( 西安 ) 动力电池有限公司汽车动力电池项目,该基地已于 2015 年 10 月竣工并投入生产,年产能达到 4 万组。

  与比亚迪合作拓展动力电池市场

  “三星与比亚迪合作,和其未进入‘电池准入目录’有很大关系,通过与国内的企业进行合作,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速其进入目录,进而继续拓展其在中国的新能源动力电池市场。”张翔说。

  据了解,随着 2015 年中国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最大市场,三星 SDI 公司继 2014 年在西安投资建厂外, 2015 年在合肥等地也开始投资电池工厂,其目的也是为了在中国高速发展的电动汽车领域抢占市场,夺得先机。

  而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领跑者,比亚迪为何要与三星合作呢?

  “随着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完成及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后,公司的整体竞争实力、盈利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均将得到持续发展,有利于巩固公司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导地位。”比亚迪公告如是说。

  公开资料显示,比亚迪此前坚持走磷酸铁锂路线,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池产品适用性发生了变化,三元锂电池技术进步较快,稳定性也有较大提高,目前国内很多公司在做三元材料电池。

  而三星的电池技术就是三元锂电池技术。

  “比亚迪此次与三星合作,能很大程度地提高自己在三元材料电池上的技术水平。”张翔说。

  国内车企更偏爱日韩电池供应商

  不过,在工信部连续公布的四批企业目录 57 家电池企业中,无一家外资企业,业内也有观点认为,此举是为了保护本国电池产业的发展。

  深圳中为智研咨询有限公司研究员李伟对此表示赞同,“没有外资电池企业入围名录,的确有保护本国电池产业发展的现实与长远考虑需要”。

  “从现实来看,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但电池产业技术发展时间积累不够,对比国外电池来看,性能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因此需要一定的政策来保护我国自主品牌电池产业发展,为其提供一定的技术积累时间;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我国实现全球汽车产业弯道超车的最佳时机点,若能培育出一批具有世界竞争力水平的中国电池企业,应当说具有非常大的战略价值意义。”李伟进一步补充说。

  而据张翔介绍,由于日韩电池产品的价格更为低廉、性能更加优越,国内不少汽车企业一直比较青睐韩国和日本的动力电池供应商。 据了解,目前包括上汽、北汽、一汽、吉利、长城、奇瑞等多家国内主流汽车企业都或多或少地采购三星 SDI 和 LG 化学的电池产品。


(责任编辑: 刘佳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