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高基元/文
5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沉闷了15个交易日的A股市场迎来一根意外的大阳线,缩量横盘许久的上证指数没有再次出现普遍预期中的暴跌。
虽然市场情绪稍有改善,但此次反弹趋势即便能持续,也将在3100点遭遇严峻挑战:2015年9月份,上证指数在这一关键点位附近筑底盘整了近一个月,而2016年3月、4月间的反弹也未能突破该点位。
同样的位置,彼时为地板,此时为天花板,机构的应对也出现了微妙的变化,公募基金在行业配置上又做出了怎样的调整呢?
前期重配行业降温
由于公募基金在一季报和三季报中只披露前十大重仓股,本文分行业统计数据实际上只覆盖了重仓股,并未包括全部持股,公募基金分行业实际持股市值和持股占流通A股比例应当高于可见数字。基于相同原因,一季度、三季度的行业数据不能直接和年报、中报比较(可比口径不同),但彼此之间可以进行大致比较,用以判断调仓的方向。
Wind资讯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一季度末公募基金持股市值排名前三的行业仍和2015年三季度末一致,按序分别为医药生物、计算机和银行,但不论是持股市值绝对数额还是持股占流通A股比例均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降,其中医药生物行业的持股市值从1071.81亿元下降17.87%至880.23亿元,持股占流通A股比例从4.46%下降至3.78%,降幅为15.31%;计算机行业的持股市值从867.87亿元下降10.31%至778.36亿元,持股占流通A股比例从5.21%下降至4.48%,降幅为13.98%;银行行业的持股市值从811.42亿元下降26.9%至593.11亿元,持股占流通A股比例从0.94%下降至0.74%,降幅为21.41%。
然而,从全部28个行业来看,2016年一季度末,公募基金各行业合计持股市值为8794.71亿元(只按重仓股统计),较2015年三季度末的8594.80亿元增长了2.33%,这主要得益于在统计分布中处于“长尾”位置的多个行业持股市值均出现了大幅增长,有效弥补了权重靠前行业带来的下降。不难看出,公募基金正在试图从更多行业中寻找超额收益的机会,不再执着于过去几年带来丰厚收益的医药生物和计算机等行业,也不愿意固守防守性较强的银行股。后一点从公用事业行业配置的显著下降也可以得到印证:2016年一季度末,公用事业持股市值为262.22亿元,较2015年三季度末的331.19亿元下降了20.83%,持股占流通A股比例从1.67%下降至1.48%,降幅为11.57%。
具体来看,28个行业中,17个行业的持股市值出现增长,具体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到,除了钢铁、综合、建筑装饰、建筑材料和电子这五个行业持股占流通A股比例出现超过10%的上升外,其他行业持股市值的上升并未同时伴随着持股比例的大幅上升;有的行业甚至出现了相对明显的持股比例降幅,如汽车、食品饮料,显示这些行业持股市值的上升主要是由于股价的上涨所致,而公募基金在上涨过程中选择获利了结。与此同时,有色金属、农林牧渔等近期热门行业的持股比例也基本没有变化,这意味着,在过去的两个季度里,公募基金整体并没有资金净流入这些板块。
TMT领域电子一枝独秀
值得注意的是,TMT大分类中,公募基金在传媒、计算机和通信行业的持股比例变化分别为-17.44%、-13.98%和2.40%,资金撤出迹象较为明显,但在电子行业的持股比例却出现了12.48%的增幅。
2015年四季度以来,电子行业热点不断,先是有虚拟现实(VR、AR),之后是智能汽车和汽车电子,以及人工智能(硬件),近期则是OLED和集成电路大放异彩,可谓“概念集中营”。事实上,在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电子行业指数是2015年9月末至2016年5月末的区间冠军,累计涨幅达到18.08%,同期万得全A指数的涨幅只有5.04%,可见公募基金对电子行业的加仓取得了超额收益。但公募基金在钢铁、综合、建筑装饰、建筑材料等另外四个持股比例明显上升行业的增持并不算成功,尤其是钢铁行业,期间累计跌幅16.31%,好在从绝对数额上看增持金额相对较小,并未带来太大影响。
从估值角度来看,东方证券在5月底的一份研报中指出,2013年至2015年,电子行业估值一直处于高点,但2015年以来行业估值水平明显下降,处于近年来的较低水平。
从收入和盈利表现看,据《证券市场周刊》记者统计,2015年申万一级分类电子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11%,较2014年的24.28%略有下滑;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5.55%,较2014年5.03%的增速略有提升;整体毛利率为19.71%,2014年和2013年分别为20.16%和20.98%。
具体到下属细分行业,电子零部件制造和被动元件2015年净利润增速表现相对突出,均超过了20%。各细分行业情况详见表2。
国联证券在5月中旬一份电子行业研报中建议,作为高科技的前沿领域,电子行业依然创新不断,可重点关注芯片行业的周期性投资机会,虚拟现实的主题性投资机会,以及硬件微创新的成长性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