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上市银行营业支出“花式减肥”:办公费最高降三成

2016年06月07日 07:12    来源: 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张 歆

  虽然如今已是夏日炎炎,但是上市银行却依然不得不面对净利润几近“零增长”的寒意。不过,从数据上来看,上市银行虽然“开源”乏力,但是“节流”的努力却是实打实的。

  《证券日报》记者统计发现,16家上市银行中,有13家银行2015年的成本收入比同比下降,下降的幅度则由0.27个百分点至5.02个百分点不等。

  从手法来看,从业务费用大幅度削减到办公费用控制甚至于再到多措并举,上市银行也是各出奇招,而且动辄是数十亿元的规模。

  13家银行成本收入比下降

  按照百度百科的解释,成本收入比是银行营业费用与营业收入的比率,反映出银行每一单位的收入需要支出多少成本。该比率越低,说明银行单位收入的成本支出越低,银行获取收入的能力越强。通俗翻译过来,成本收入比可以说是上市银行赚钱效率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

  《证券日报》记者统计发现,16家上市银行中,有13家银行2015年的成本收入比同比下降,下降的幅度则由0.27个百分点至5.02个百分点不等。

  成本收入比去年下降最为明显的3家上市银行分别是:平安银行2015年全行成本收入比(不含营业税)31.31%,同比下降5.02个百分点,优化幅度处于同业领先水平;南京银行去年的成本收入比为24.10%,较2014年的27.91%下降了3.81个百分点;光大银行2015年的成本收入比为26.91%,同比2014年下降2.91个百分点。

  其余10家银行中,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成本收入比下降得普遍比较明显:2015年兴业银行去年的成本收入比为21.59%,较2014年的23.78%下降2.19个百分点;中信银行2015年成本收入比为27.85%,比2014年下降2.47个百分点;民生银行去年的成本收入比为31.22%,比2014年同期下降2.05个百分点;招商银行去年的成本收入比降至27.67%的历史新低,比2014年下降2.87个百分点;华夏银行去年成本收入比为35.01%,同比2014年下降2.56个百分点;浦发银行去年的成本收入比为21.86%,较2014年的23.12%下降1.26个百分点。

  国有大行方面,工商银行去年的成本收入比下降1.26个百分点至25.49%;农业银行去年的成本收入比为33.28%,较2014年下降1.28个百分点;建设银行2015年的成本收入比较2014年下降1.87个百分点至26.98%;中国银行去年的成本收入比为28.30%,比2014年下降0.27个百分点。

  另有3家银行的成本收入比虽然有所上升,但是增长幅度不大:北京银行去年的成本收入比为24.99%,仅同比微增,且仍处于同业中较低水平;宁波银行去年的成本收入比为34.03%,较2014年的32.07%上升了不到2个百分点;交通银行去年的成本收入比为30.36%, 同比近上升0.07个百分点。

  成本控制各有奇招

  虽然13家上市银行成本收入比下降,但是业务及管理费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银行并不多,由此也可见,银行成本控制的难度。不过,在银行的财务报表中,还是有一些细节数据可以管窥上市银行降成本的妙招。

  年报显示,华夏银行业务费用由2014年的71.15亿元降至2015年的52.77亿元,降幅达到25.83%。

  虽然从业务费下降的百分比来看,华夏银行最高,但实际上建设银行业务费用的绝对值降低得更多:该行2015年业务及管理费1573.8亿元,较2014年减少24.45亿元,降幅为1.53%。其中,员工成本914.99亿元,较2014年减少0.64亿元,降幅为0.07%;物业及设备支出330.46亿元,较2014年增加 25.01亿元,增幅8.19%;其他业务及管理费328.35亿元,较2014年减少48.82亿元,降幅为12.94%,主要是建设银行进一步提高费用精细化管理水平,有效加强了对重点支出项目的管控,行政及运营类费用同比下降。

  民生银行则是通过压缩办公费用的方式降低营业支出,该行的办公费用由2014年的37.39亿元降至2015年的26.56亿元,降幅高达28.96%。而该行2014年的办公费用与2013年相比变动不大,略增了4.18个百分点。

  农业银行则借助多管齐下的方式降低支出:该行2015年的职工薪酬及福利为1103.49亿元,较2014年减少11.20亿元,下降约1%,主要是由于福利负债精算变动影响;业务费用484.61亿元,较2014年减少7.34亿元,下降1.5%,主要是由于农业银行加强成本管控,业务费用稳中有降。

  此外,工商银行去年的业务管理费整体略增,但是其中折旧费由150.53亿元减少到了134.87亿元,降幅为10.4%。


(责任编辑: 华青剑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