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北京银行2015年业绩报告的发布,截至4月26日,16家A股上市银行中的14家年报发布完毕。数据显示,这14家上市银行的不良率和不良贷款余额全部双升,且多个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增速在50%以上。
银行资产质量持续承压,其不良资产处置也进入高峰期。银行一方面运用包括核销、清收、转让等方式来使不良出表;另一方面,也运用借新还旧、变更贷款主体等方式使不良延后暴露。而除了传统方式之外,包括不良资产证券化、债转股等监管层酝酿的新处置方式也将在近期迎来实质性推进。
根据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15年底,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达1.2744万亿元。银行多渠道“阻击”万亿不良资产的号角已经吹响。
普华永道报告数据显示,主要上市银行核销及转让不良资产规模达3861亿元,为2014年的1.67倍。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表示,在银行诸多处置不良资产的方式中,核销运用得最为广泛。
不过,在银行利润大幅收窄的情况下,银行加大核销不良的难度也在提升。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不得不通过清收、批量转让等途径去消化存量不良。
除了“治本”的方式之外,商业银行往往也会用“治标”的方式,通过变更授信主体等手段来暂时化解存量不良,这被视为一种“以时间换空间”的风险平移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