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4只基金产品始终“长不大”信达澳银:普遍现象

2016年06月06日 13:45    来源: 投资者报    

  公司方面称,“规模下降是权益类基金普遍现象,应该让投资者注重基金长期表现”

  《投资者报》记者 罗雪峰

  6月5日,信达澳银基金公司迎来了十周岁生日。不过,让人略感遗憾的是,这样一家老资格的基金公司,旗下也有4只产品自成立以来“未曾长大”。

  据《投资者报》“拯救侏儒基金”特别报道,截至5月31日,信达澳银基金旗下,包括精华、中小盘、红利回报、产业升级在内的4只产品,自2011年起,规模就一直在5亿元以下。 2016年一季度,各自的规模仍分别为1.32亿元、1.04亿元、0.9亿元、1.81亿元,未见任何起色。

  对于旗下多只产品长期“长不大”的原因,《投资者报》对信达澳银进行了采访,公司方面倒是高大上地仔细给予回复,但说的是否在理,只能由读者自行判断了。信达澳银基金经理如是回应道,“我们认为,决定一只基金规模的大小包括投资环境、市场需求等多环节、多因素的综合影响。自2015年6月中旬A股市场开始深度调整以来,市场风险偏好逐步降低,规模下降是权益类基金普遍现象。”

  此外,信达澳银还指出,“成立十年来,信达澳银基金始终在不断成熟和壮大,资产管理规模获得了持续稳步增长。据Wind数据显示,从2015年一季度末至2016年一季度末期间,信达澳银的总资产净值从53.18亿元跃升至109.04亿元,升幅达105.03%。同期,全市场开放基金截止日资产净值从51593亿元升至74662亿元,升幅44.71%。”

  5只产品中仅长大1只

  信达澳银基金公司旗下成立于2012年之前的主动管理方向基金一共有5只,分别是领先增长、中小盘、产业升级、精华、红利回报。但截至5月31日,5只产品中,仅有信达澳银领先增长规模为14.75亿元(2016年3月31日数据),其余4只均自成立以来规模未曾超过5亿元,沦为长不大的“侏儒基金”。

  值得关注的是,据Wind数据,截至5月31日,上述4只“长不大”的基金业绩也不尽如人意,包括今年来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分别为-22.06%、-21.79%、-18.27%、-13.31%,同类基金区间收益排名(Wind数据,二级分类)均处在后二分之一。

  至于业绩方面,信达澳银基金回应称,“在中国资本市场还不完善,投资者还有待成熟的今天,倡导投资者树立理性投资、长期投资的健康观念。衡量一只基金的管理水平不能以短期净值波动作为判断基金优劣的尺度,引导投资者盲目追涨杀跌,更应该让投资者注重基金的长期表现。”

  信达澳银基金指出,“作为国内首家由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控股的基金管理公司在未来,信达澳银依然会以投资者利益为先,作为我们的最高信条,不断探索实践,汲取中外股东先进经验;在风险控制、服务创新、投研管理等方面多方位体现了品牌经营的多元化思维,不断加快向现代财富管理机构转型的步伐,在大资管时代中用自己的不懈努力展现出一个有责任感的基金公司应有的姿态。用加倍的努力、更好的业绩,来回报投资者的厚爱。”

  新生代基金经理正在成长

  对于近期“公司8位现任基金经理中,包括王辉良、张培培、柴妍等在内的5位基金经理任职年限不足一年”是否显示信达澳银基金公司人才匮乏这一媒体质疑,信达澳银基金也在给《投资者报》的回复函中给出了回应,“人才流动频繁是近年来困扰公募基金行业的普遍问题。”

  据媒体公开数据显示,2009年以前,基金经理年度离职人数不到100人,2010-2013年,离职人数分别为109人、117人、109人和138人,2014-2015年股债“双牛”的大背景下,更有超过300名基金经理离职,共涉及82家基金公司,创出基金史上离职数量新高。

  对于人才流动背后的逻辑,信达澳银基金认为,“老”基金经理流动频繁,并不等于“人手短缺、人才匮乏”。其实,人才的合理流动,也为新生代基金经理的迅速崛起,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和表现舞台。新生代基金经理具有更为积极灵活、善于学习的风格,在投资业绩上的表现也可圈可点,显示出独特的特征。对此,信达澳银基金公司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我国投资市场正在逐步走向成熟,投资人才的合理流动正是其不断完善的表现之一,都是人才市场化发展中的必然现象。”

  “我们认为,与个别所谓‘明星基金经理’相比,实力雄厚的投研团队、完善的后台管理体系和风险控制体系将能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利益。信达澳银也始终把投研能力作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与外方股东长期交流的基础上,信达澳银引进国外先进的投资理念,不断在投研上加大投入。通过用投研一体化的投资研究体系,把现有投研人员的潜能充分调动起来的同时,也通过人员的优化使投资风格不断地多元化,进一步提高投资收益。”信达澳银基金公司如是说。

  值得注意的是,信达澳银基金公司近年来的转型的效果在投资业绩上不断得到了体现,同时,也获得了业界和投资者的进一步认可。比如在今年1月由中国董事局网主办的“中国基金业营销创新高峰论坛暨金果榜”评奖中,信达澳银基金一举斩获首届金果榜中“最具互联网精神”和“最佳公共关系”两项重磅大奖。2015年,在《上海证券报》举办的“金基金”奖评选中,信达澳银基金也斩获了“金基金·成长公司奖”殊荣。


(责任编辑: 康博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