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哥仑步敲新三板股权“套现”质押警钟

2016年05月30日 09:03    来源: 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截至5月28日,今年共有451家企业进行764次股权质押,呈高比例、低质押率特点

  □本报记者 尹永光

  董事长“失联”之后,哥仑步(835494.OC)事件进一步发酵,并引发市场对于新三板股权质押的大规模质疑。

  近日,长江商报记者实地探访发现,哥仑步官方公布的武汉市7家自营店中,至少有2家已经关门,其他门店均处于全场3-4折的清仓模式,武汉地区负责人也已于今年上半年离职。

  上市不足五个月的哥仑步,5月17日称收到实际控制人兼董事长魏庆华快递的辞职信后,其主办券商连发4次风险提示,宣称魏庆华“失联”。而就在2月,魏庆华将所持有的42.72%股权全额质押。

  无独有偶。长江商报记者统计发现,截至5月28日,2016年共有45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进行了764次股权质押,呈现出高比例、低质押率的特点,且质押股东多为自然人。

  5月27日,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新三板业务律师张永福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2015年下半年以来,因为银行等金融机构以接受股权质押的形式对新三板挂牌企业进行扶持,出现了“为质押而挂牌”的畸形现象,“哥仑步事件爆发后,行业对新三板股权质押会持更谨慎的态度,监管方应该限制股权质押的用途,打击为股权质押而人为做高业绩和股价的‘饮鸩止渴’的行为”。

  哥仑步股票停牌前

  武汉区域负责人已离职

  5月27日,位于武汉市青山区的武商众圆广场C区3楼的一个角落里,户外用品品牌哥仑步打出了全场3-4折的清仓广告。即便是这样,该店店员仍然告诉长江商报记者,生意实在是不好。

  新三板挂牌企业哥仑步2015年12月29日发布的《公开转让说明书》显示,其在武汉一共拥有直营店7家,长江商报记者调查发现,至少有光谷大洋和武昌新世界2家门店关闭,其他5家门店中黄陂百联和江夏罗马春天为折扣店,其他3家正常门店目前均处于清仓中。

  哥仑步徐东销品茂店员工告诉记者,该公司武汉地区负责人吴波已于今年年初离职,新任负责人在上海,上任至今从没来过武汉。

  5月26日,一位户外用品经销商告诉长江商报记者,哥仑步在国内户外用品这个细分行业中也只是二线品牌,生存艰难。

  实际上,这些都只是哥仑步内忧外患的冰山一角。

  哥仑步成立于2003年,总部位于福州,大部分业务运营驻地上海。2009年开始,哥仑步经历4次增资和7轮股权转让,从家族企业成为股份公司,并最终于2015年1月中旬在新三板挂牌。

  2013年、2014年和2015年1-5月,哥仑步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1021.22万元、14836.43万元和6870.57万元,2014年较2013年下降29.42%;分别实现净利润532.12万元、-4072.88万元和459.06万元,2014年亏损较大。

  尽管业绩不好,哥仑步上市之前仍一度成为“资本宠儿”,在公司前十大股东中,除了实际控制人魏庆华,其余9个全部为基金,宋城集团等知名企业潜伏其中。上市仅一个月,董事长魏庆华将所持42.72%股份(2862万股)质押给盛山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本次质押用于个人用途,期限为半年。

  4月30日,哥仑步称无法按时披露2015年报,并因此于5月3日开始被股转系统暂停转让。

  5月17日,哥仑步发布公告称,收到魏庆华快递的辞职信,其因身体原因辞去董事长兼总经理职务。这一举动急坏了哥仑步的主办券商国泰君安,其连发4次风险提示,并对外宣称哥仑步董事长魏庆华“失联”。

  目前,哥仑步公章已被公安机关收管,公司股票已停牌。长江商报记者多方联系哥仑步、国泰君安及盛山资管欲了解详情,但均未得到明确答复。

  魏庆华失联后,资本市场对于其“套现式”股权质押的质疑甚嚣尘上。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新三板业务律师张永福表示,哥仑步上市即质押,质押比率高,且用于个人用途,“套现式”质押的可能性较大。

  新三板频现“为质押而挂牌”企业

  哥仑步事件推倒了新三板股权质押的多米诺骨牌。

  长江商报记者通过Wind统计发现,截止到5月28日,2016年共有451家企业进行了764次股权质押。

  其中,股权质押数量最高的是深装总(835502.OC),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李兴浩向中国民生银行广州分行全额质押了其持有的1.7285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8.57%。

  深装总2015年年报显示,2014年和2015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16亿元、-3.88亿元。

  2016年新三板挂牌企业中股权质押次数最多的是郑州水务(832006.OC),其控股股东于春延等17个自然人股东向中信银行郑州分行共质押2885.079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6.12%,其中前两大股东于春延和徐天均全额质押。

  截止到5月28日的764次新三板股权质押中,前三大行业分别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22次)、土木工程建筑业(50次)、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49次)。

  长江商报此前深度报道了A股股权质押的情况,与A股相比,新三板股权质押最大的特点是质押率偏低。多位行业人士告诉长江商报记者,新三板股权质押的质押率多为2-3折。

  “新三板市场流动性弱,股票不值钱,因此质押率偏低,”湖北永利合正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赵辉5月27日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申万宏源投行部业务经理李然看来,新三板股权质押甚至还有门槛,他告诉记者,能够通过股权质押融资的多是已经达到创新层要求的新三板企业。

  就阶段性来看,2015年上半年一直到2016年上半年,新三板挂牌企业股权质押数量是不断上升的。长江商报记者统计发现,2015年上半年、2015年下半年、2016年截止到5月27日,新三板股权质押次数分别为232次、525、764次。

  在张永福看来,这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以接受股权质押的方式扶持新三板企业有关,“银行推出股权质押扶持政策之后,其他的投资公司、资管公司、担保公司,都相应地推出了新三板股权质押”。

  “股权质押从一个正常的融资渠道变成了对新三板企业的扶持方式,行业内甚至出现了‘为质押而挂牌’的新三板企业,这种趋势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今年以来愈演愈烈。”张永福表示。

  “套现式”质押涌现哥伦步事件引反思

  尽管新三板股权质押如火如荼,但行业内并不看好。在李然看来,新三板很难实现直接融资,股权不流动,质押也是一张白纸。

  张永福表示,股权质押应该以企业的持续经营为目的,如果是其他目的,就有可能怂恿一部分人在股权质押之前,人为地做高业绩和股价,这样即使质押率偏低,依然可以套取高额度,但这种饮鸩止渴的方式会在后期爆发弊端,影响公司正常运营,损害股东利益。

  这个“其他目的”,就包含了令哥仑步事件上升为资本市场焦点的“套现式”质押。多位行业人士告诉长江商报记者,“套现式”质押在新三板股权质押中确实存在,自然人股东的频繁质押就能说明这一点。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人士直言,企业经营得好(股权质押)就是融资,企业经营不好就成了套现。

  长江商报记者统计发现,在这764次股权质押中,只有134次是机构质押,另外630次是由自然人股东进行,占比82.46%。

  另外还有一种现象几乎是A股不可能出现的,即股权质押中质押方为自然人。在这764次新三板股权质押中,有105次的质押方为自然人,占比13.74%。

  截止到5月27日,2016年A股3237次股权质押中,质押股东为自然人的寥寥无几,质押方为自然人的只有15次。

  “‘哥仑步事件’发生之后,行业内都在反思,甚至影响了一部分企业的挂牌热情,下一阶段各方对于新三板企业的股权质押应该会特别谨慎,监管层应该会就新三板企业的股权质押作出约束,如控制比率、限制用途等,”张永福表示。

  武汉徐东销品茂三楼的哥仑步专卖店内,正在进行“全场三到四折”清仓处理。本报记者 吴薇 摄


(责任编辑: 华青剑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