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江苏如通信披模糊遭质疑 应收账款高于销售总额

2016年05月13日 13:44    来源: 经济导报     石宪亮

  尽管招股书(申报稿)多处信息含糊不清,甚至自相矛盾,让投资者看后感觉一头雾水,但5月4日,江苏如通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江苏如通”)IPO申请还是被证监会主板发审委审核通过。

  “逆周期、逆行业”发展

  江苏如通位于江苏南通市如东经济开发区,主要生产用于油气勘探开发行业的提升设备、卡持设备和旋扣设备。公司的经营好坏与全球石油行业的景气度密切相关。公司拟招股书特别风险提示第一条就是关于“石油天然气行业周期性波动风险”。公司提示,公司主要产品用于油气勘探开发行业,而油气价格波动对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活动产生一定影响。“如果油气价格持续走低,将会抑制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投资,进而延缓对石油钻采设备的市场需求。若未来受宏观经济波动影响导致油气价格持续低迷进而影响油气勘探开发活动,将对公司产品市场需求产生不利影响。”

  在江苏如通招股书报告期内(2012年至2015年9月),国际原油价格呈现一路狂跌走势,以美原油期货为例,2012年初每桶价格在100美元左右,2014年6月份后,价格断崖式下跌,2015年末,每桶仅为35美元左右。2016年,价格虽所有反弹,但最高也就在45美元左右。

  原油市场的不景气好像并没有影响到江苏如通的发展,拟招股书显示,该公司2012年至2015年1-9月,营业收入分别为28112.47万元、30416.87万元、30811.17万元和19024.36万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7333.80万元、8074.31万元、8129.82万元和5139.71万元。

  与其他同行业上市公司相比,江苏如通毛利率奇高,2012年至2015年9月,杰瑞股份、神开股份、石化机械、冀凯股份4家可比上市公司毛利率均值分别为37.45%、37.05%、36.12%、33.26%;而江苏如通的对应毛利率分别为54.64%、53.94%、53.30%、54.10%,分别高出均值17.19%、16.92%、17.18%、20.84%。

  应收账款高于销售总额

  江苏如通拟招股书最令人不解的地方是,公司前十大客户中大部分客户期末应收账款余额大于当期对其的销售总额。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海外工程公司(下称“海外公司”)为江苏如通2015年1-9月第一大客户,当期销售金额为1372.12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的7.21%,但奇怪的是,海外公司对江苏如通当期欠款为1868.77万元。

  江苏如通回款情况表又显示,海外公司2014年末欠款余额为863.39万元,2015年12月31日已经回款863.36万元,回款比例为100%。

  一方面100%回款,另一方面欠款额竟然远高于销售额,如果不是公司造假、数据计算有误等原因,最大的可能是海外公司2014年的欠款大部分在2015年第四季度收回。

  2015年前三季度,江苏如通前十大客户中,当期欠款大于销售额的还有第二大客户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第三大客户中国精密机械进出口有限公司、第四大客户成都腾油贸易有限责任公司、第六大客户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第七大客户大庆石油国际工程公司、第八大客户中国石油技术开发公司、第九大客户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以及第十大客户渤海装备辽河重工有限公司。

  2015年前3季度,江苏如通对前十大客户的销售额为6015.3万元,但前十大客户对公司的欠款总额为9287.02万元。

  拟招股书显示,在2012、2013、2014年度,多个大客户也存在此种现象,但严重程度不如2015年前3季度。

  在其拟招股书中,公司的结算方式明确表示为,“公司与经销客户之间主要采用电汇方式结算,并根据与客户历史交易情况及信用状况一般给予不超过90天的信用期,公司对于部分合作时间较短的客户,一般采取全额预收货款的方式结算,对于具有一定合作历史的客户给予不超过90天的不同信用期。”但对于直销客户,公司并没有披露具体的销售信用政策及结算方式。

  发审委关注异常现象

  虽然让江苏如通过会,但发审委对该公司存在的上述问题高度关注,并进行重点问询。

  发审委要求公司保荐人代表,核查江苏如通报告期内毛利率高于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值具体原因;详细解释在手订单、油价变动等因素对公司2016年业绩波动和毛利率的稳定性有何影响。

  发审委要求保荐机构,结合国际石油钻采设备行业整体景气情况,进一步说明江苏如通2015年度中东地区销售收入明显增长的主要原因,向该地区客户销售的主要产品类别,毛利率较高的原因,并发表核查意见。

  对于欠款额大于销售额一事,发审委要求江苏如通进一步说明公司的销售信用政策,对大客户的信用政策执行情况以及逾期未收回应收账款的情况,相关风险是否充分披露。

  


(责任编辑: 刘佳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