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天津银行7.86亿票据案曝光 线下交易成重大隐患

2016年04月26日 16:12    来源: 人民网    

  一、舆情综述

  本期,天津银行曝光一起因票据买入返售业务引发的风险事件,涉及风险金额7.86亿元,据业内分析,线下交易为票据案频发的重要原因。近日,中晋系因涉嫌非法集资被上海警方查处,中晋系集资诈骗呈现出的一些新特点,值得监管部门关注。近日,保监会曝光夸克联盟公司非法经营互联网车险,对此舆论认为,中国相互保险牌照迟迟未能开放,监管存在空白,是造成企业打擦边球的重要原因,监管机构应尽快落实相关政策,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李克强多次就债转股发表讲话,债转股舆情不断升温,舆论认为,债转股面临多重风险,应稳妥推进,市场化手段应成为债转股最佳选择。

  二、热点解析

  1.天津银行7.86亿票据案曝光 线下交易成重大隐患

  4月8日,天津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上海分行票据买入返售业务发生一起风险事件,涉及风险金额为7.86亿元人民币。目前该案尚在公安机关侦查阶段,公司已启动应急预案。有媒体分析,该案可能是由买入返售交易中的担保物票据被取走,而未能及时收到到期的回购款引发,与农行票据案操作手法相似。在该事件中,天津银行的交易对手为浙江稠州商业银行,该行由当地城市信用社在2005年改制而成。巧合的是,该风险事件距离天津银行在港上市仅仅8天时间。

  【舆论观点】

  天津银行票据案引发舆论关注,关注点多为对票据业务案件多发原因的探讨和建议。舆论普遍认为,票据案多发与其风险点较多有关,一是银行自身利益驱动下内控管理放松,二是中介一票多买、伪造假票等非法经营行为,三是票据交易存在监管空白等。业内人士认为,票据业务风险多发还与其电子化程度极低有重要关系。国泰君安银行业分析师王剑认为,票据业务还存在手工交付验收环节,只要有人工参与的地方,操作风险都会加大。此外,过桥银行违规操作也是造成票据案多发的直接因素。证券时报援引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市场上有不少农信社、农商行、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为他行做通道,帮后者隐藏、消减信贷规模、违规代理贴现,甚至账外经营,这隐藏了巨大的风险。

  【舆情解读

  今年以来银行票据风险事件接连爆发,涉及风险金额数以亿计,这其中既有银行自身内控不严的问题,中介非法牟利的问题,也有交易机制的问题。从业内人士的分析中不难看出,票据回购交易基本为纯线下业务,没有全国统一联网,是造成票据交易风险的关键因素,这一漏洞被交易参与方特别是票据中介利用,大量虚假票据交易得以达成。目前,央行正在推动建设全国统一的票据市场,建设电子票据交易系统。央行这一系统建成后,或将有助于银行票据交易风险的防范。

  2.中晋系非法集资被查 新型诈骗手段需警惕

  上海警方于近日查处了涉嫌非法吸储和集资诈骗的“中晋系”相关联公司,该公司资产过百亿元,实际控制人徐勤等中晋资产管理约20名核心成员在外逃时被全部抓获。资料显示,中晋资产隶属于国太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于2013年2月正式成立。中晋资产及其各地控股公司,以“中晋合伙人计划”的名义变相承诺高额年化收益,向不特定公众大肆非法吸收资金。截至2016年2月10日,中晋合伙人的投资总额已突破340亿元,涉及约13万投资人。

  【舆论观点

  中晋系被查引发舆论热议,舆论认为,中晋系一些集资诈骗特点具有较强的迷惑性,如明星代言、学者站台、媒体报道等。中晋系被查还使人们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信心进一步降低,北青报刊文认为,中晋资产这样的诈骗平台对社会最大的危害其实是对商业社会信用体系的摧毁。在监管方面,舆论认为互联网金融行业准入门槛低,金融监管的速度赶不上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步伐,监管缺位要承担主要责任。证券时报刊文指出,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频繁出现了诸如公司破产、高管跑路、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事件,这显示行业发展不规范、监管亟待加强等问题日渐突出。

  【舆情解读

  e租宝之后,多家利用P2P形式进行非法集资的公司接连被查或曝光,反映出P2P行业鱼龙混杂的严峻形势。中晋系非法集资呈现出的新特点,更是令很多受骗投资者难以分辨真伪。对此,一方面投资者要提高警惕,另一方面也要强化政府监管责任,特别是各部门之间应建立联动机制,以防止非法企业钻监管漏洞。如深圳市公安部门在全国首次将P2P网贷平台纳入监管,类似措施或有助于防范P2P风险。互联网行业相关协会组织应加强行业自律,对非法经营企业及时甄别处理,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3.夸克联盟涉嫌非法经营保险业务 相互保险面临监管难题

  近日,保监会在《建议关注互联网公司涉嫌非法经营保险业务存在的风险》的文件中 ,将夸克联盟公司列为非法经营互联网车险的典型。夸克联盟是保保集旗下产品,由上海卓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运营,该公司无保险经营及保险中介资质,其10余名工作人员均 为 IT 及互联网从业背景,无金融保险从业经验。由夸克联盟推出的“夸克驾车风险互助计划” 项目以会员费名义向社会公众收取费用,承诺出险时对超出商业车险限额部分区分人伤和车损分别给予 30 万元和 50 万元赔付,其承保、理赔活动基本符合商业保险特征,涉嫌非法经营商业保险业务。

  【舆论观点

  对此,舆论的关注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夸克联盟存在较大的经营风险问题,该项目所收取的9 元会费明显无法满足车险赔付需要,容易导致资金链断裂,赔付承诺难以兑现;无保险合同易出现理赔纠纷,消费者权益难以保障;由于其经营行为不受相关部门监管,资金存在挪用风险等。二是相互(互助)保险发展尚需规范发展。北京工商大学保险系教授王绪瑾表示,发展相互保险可有效促进我国保险组织形式的多样化、促进国民保险保障水平的提高,但由于监管、市场等多方面的原因,相互保险快速发展还需要一些时间。有保险公司高管担忧,部分消费者误以为互助平台是保险机构,一旦互联网公司服务不到位或卷款跑路,又可能引发如P2P一样的群体事件。

  【舆情解读

  相互(互助)保险是当今世界保险市场上最主要的形式之一,拥有约四成的全球市场份额,其市场需求巨大。2015年初,保监会即已发布《相互保险组织监管试行办法》,而相关行业牌照却迟迟没有放开,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类似夸克联盟这样打擦边球的情况得以出现。对于类似不合法保险形式的不断推出,监管部门一方面应当积极应对,以防范风险事件发生,另一方面尽快落实相关政策,开放经营牌照,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4.债转股舆情不断升温 市场化手段为最佳选择

  4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主持召开部分省(市)政府主要负责人经济形势座谈会时表示,要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更好畅通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传导机制,用市场化债转股等方式,逐步降低企业杠杆率。此前有媒体报道称,首批债转股规模约为1万亿元,预计三年甚至更短时间内,化解1万亿元左右规模的银行潜在不良资产。4月份以来,舆论场债转股话题热度快速升温,根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数据,截至4月13日,相关新闻报道量超过8000条,微信904条,微博11270条。

  【舆论观点

  舆论对于债转股话题的关注度极高,观点呈现出多样性,对债转股的利弊等方面存有分歧。在债转股的利弊方面,认为弊大于利的观点占比较大,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认为,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及房地产进入下行周期的双重压力,银行不良资产采取债转股的方式来处置弊大于利。前海开源基金执行经理杨德龙则认为,允许企业不良贷款转股利好银行和企业。在债转股模式方面,市场普遍倾向于用市场化手段推动债转股。金融时报刊文认为,做好本轮市场化债转股改革,要注意吸取前轮债转股改革的经验教训,银行与企业双方都要坚持市场化原则,避免道德风险。舆论认为债转股的风险是多方面的,如加剧资本市场风险,道德风险,国进民退风险,银行经营风险等。

  【舆情解读

  一方面债转股已经成为国家化解金融风险的确定性选择,另一方面舆论持有反对意见的声音不断增加,且较支持方的声音更为多元化。在舆论质疑和现实抉择的两难面前,政府需要妥善把握其平衡关系,既要积极稳妥推进,又要加强对各类风险事件的预见和防范。在舆论声音中,有一点观点比较一致,就是债转股应采取市场化的手段,政府不要介入过深。如果政府强行拉郎配,无论对于银企双方还是政府自身来讲,都将面临诸多风险。


(责任编辑: 王翔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