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丽
进入4月份以来,债券市场出现全面调整的迹象,利率债收益率反弹,信用利差反弹幅度更大。在此之前,大量银行委外资金源源不断地通过信托计划、基金等形式流入债市,在经历了两年债券牛市后,债市迎来调整,未来银行委外资金是否还会流向债市?博时基金副总经理邵凯表示,中长期来看,未来银行委外资金进入债市的大方向不会改变,但需要考虑到如果银行委外业务出现放缓,可能会对债市形成某种程度的流动性冲击。未来将会重点关注银行资金的委外情况,继续拓宽与相关银行的合作,加强固定收益类产品的创新设计、投研能力以及风险控制能力。
委外资金流入债市
邵凯分析,银行委外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入债市,是内生于当前经济金融环境和增长阶段的趋势。
首先,从经济环境上看,中国经济的增长中枢处于下移阶段,企业的ROA(资产回报率)也不断下滑。企业部门ROA的下滑一方面使得私人部门缺乏加杠杆激励,降低了私人部门的贷款需求;另一方面,企业盈利能力的下降,也增加了信贷的违约风险,使得银行的风险偏好也持续下移。在私人部门信贷需求和银行风险偏好不断下移的同时,为了保增长依然保持了较高的M2增速,这使得银行拥有了大量冗余资金,形成大量的资金追逐较少的优质资产的局面,推动银行资金通过委外进入债券市场。经济下行环境下银行资金的衰退性宽松,是造成委外资金源源不断流入债市的经济成因。
其二,从居民的资产配置上看,目前一年期银行理财的收益率依然高达4.14%,理财收益率迟迟居高不下和高收益安全资产的稀缺,共同驱动银行将大量资金通过委外的方式进入债市,以满足较高的理财收益率。
其三,中国企业正处于从以间接融资为主走向以直接融资为主的历史进程当中,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进行直接融资,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分散金融风险,防止金融风险过度集中于银行体系,另一方面也能充分发挥金融市场在定价上的优势,提高金融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央行有关负责人指出,预计从2014年到2020年,非金融企业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将从17.2%提高到25%左右,债券市场余额占GDP比例将提高到100%左右。债券市场的大扩容,离不开银行的参与。
其四,当前维持短端利率稳定,使得银行通过委外资金进入债市加杠杆依然能够获得一定的息差收益,这也在短期内驱动了大量银行资金涌入债券市场。
未来重点关注委外情况
“为了获取套息收益,有较多的银行理财资金涌入债市,若资金面有所波动,短期内银行委外资金进入债市的步伐有所调整也属正常现象。但中长期来看,未来银行委外资金进入债市的大方向不会改变,其增速将有所下降。”邵凯认为,如果在供给侧改革推进未达预期的情况下,实体部门的ROA可能将较长时期内处于低迷局面,这意味着信贷需求低迷的局面将持续一段时间,银行将继续拥有大量的冗余资金;居民的存款向银行理财的转化过程将继续持续较长时间,理财的总规模将继续上升,但其增速将下降;中国企业以直接融资取代间接融资的大方向不会改变,银行作为金融系统的核心,通过委外等方式继续参与债券市场的大方向也不会改变。
值得注意的是,邵凯认为,过去两年银行大量开展委外投资业务,由于受到成本端要求的收益率下行比较慢,委外业务的收益率考核基准比较高,在绝对收益率显著下行后,越来越多的委外投资只能通过进一步放大杠杆的方式来提高组合的潜在收益率水平。“我们观察到,现在这种情况在边际上已经处在比较微妙的阶段,一些小的资金面扰动,比如一些小规模的转债打新,就会经常引发较为剧烈的资金面紧张。我们也需要考虑如果银行委外业务因为某些原因出现放缓,这对于债券市场、特别是信用债市场后续的新增资金,也会构成重大影响。这些因素,可能形成某种程度的流动性冲击。”
邵凯表示,未来将重点关注银行资金的委外情况,继续拓宽与相关银行的合作,加强固定收益类产品的创新设计、投研能力以及风险控制能力,为投资者提供稳定的绝对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