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信用债违约事件不断发酵,其副作用也在随之显现。开年以来,尤其是4月份以来,低等级信用债的发行困难与日俱增。为降低融资成本,不少企业取消或推迟了原有的发行计划。统计显示,4月以来已有63家企业放弃发行债券近600亿元,远超去年4月的总量。
“近期市场波动较大、在原协商利率区间内认购不足,所以在原定发行时间的最后当口,公司决定暂缓发行。”19日,东部某交通投资企业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他坦言,推迟发行是明智的选择,为公司每年减少上千万元的利息支出。“只要市场回暖,我们将果断重新发行。”该负责人表示。
WIND最新数据显示,截至记者发稿时止,本月已有63家企业的66期债券取消或推迟发行,涉及金额近600亿元,在发行只数上是去年同期的8倍。4月11日可以说是最“黑暗”的一天,15只拟发债券被“叫停”,而4月13日一天之内,就有9家企业共取消发行债券82亿元。
事实上,随着信用债违约事件频频爆发,今年开年以来债券“弃发潮”愈演愈烈。特别是进入开工融资高峰期的3月份,共有62家企业取消448亿元债券发行计划,规模相当于去年同期的3倍。
对此,光大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张旭19日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对于多数发行人而言,由于发行利率与其预期利率存在一定的利差,因此主动取消或推迟发行。”张旭认为,如果今后市场利率持续保持高位,其预期利率会逐步修正,从而使得预期差收敛,增加其扩大意愿。
需要指出的是,在陆续出现的几期信用风险事件中,短期融资券的占比有所提升,从去年山水超短融违约至今,已经陆续有4至5起跟超短融有关的风险事件。
“当然,对于少部分资质较差的发行人而言,由于市场的风险偏好下降,因此投资需求降低,导致其被动取消或推迟发行。”张旭表示。数据显示,3月和4月间,七年期AA-等级企业债券与可比政府债券之间的收益率差已经扩大了14个基点。从1月19日352个基点的低点起,这一缺口现在已经达到了376个基点的近四个月最高点,在此期间,已经至少有七家公司发生债务违约,而去年同期只有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