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考报》记者3月31日获悉,协合风电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称“协合风电”)日前成功在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注册国内首单绿色债务融资工具(Green Note),成为银行间市场、也是国内市场首单非金融企业绿色债券。记者还了解到,目前交易商协会正组织市场机构进一步研究完善绿色债务融资工具业务指引,并在未来合适时机向市场发布。
记者从主承销商国开行处了解到,协合风电本次注册金额5亿元,预计首期发行金额2亿元,期限为3年,募集资金全部用于绿色项目,包括3个光伏项目和2个风电项目。国开行相关人士表示,本单绿色债务融资工具在产品设计方面,严格参照目前国际通行标准(绿色债券原则,GBP)及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发布的《绿色债券项目支持目录(2015版)》,不仅所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指定的风电、光伏等绿色项目建设,还聘请了毕马威对本次绿色债券进行发行前认证,对资金使用、项目评估及筛选标准、信息披露机制、内控制度等出具了独立的鉴证意见,做到信息披露公开透明,资金账户专项监管,募集资金绿色用途有保障。
绿色债券是近年来国际上新兴的债券品种。过去在绿色金融政策的框架之中,绿色信贷政策推进较快,不过由于我国整体多元化融资手段较少,直接融资比例不高,因此绿色债券市场发展较慢。实际上,银行负债一般来讲只有六个月左右的期限,要支持长期绿色项目的困难比较大。如果发行绿色债券,期限可能是五年、七年或者十年,这样可以支持一些中长期的绿色项目。因此,绿色债券在支持绿色产业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
央行去年发布39号文,明确发行绿色金融债券的有关事宜,浦发银行随后在银行间市场以簿记建档的方式公开发行20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我国绿色债券市场正式启动。2015年12月31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发布了《绿色债券发行指引》的通知,明确对绿色债券实施“加快和简化审核类”债券审核程序,提高审核效率。同时放宽企业发行绿色债券的准入条件。今年3月,上交所也发布《关于开展绿色公司债券试点的通知》,对绿色公司债券募集资金使用和信息披露提出针对性的要求,同时鼓励由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绿色鉴证,确保债券募集资金投向绿色产业。中央财经大学气候与能源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王遥此前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际上绿色债券市场是自发形成的,主要靠市场主体和相关自律组织的自律。相对于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国内的金融体系还不够成熟,因此,监管部门发挥引导作用将更有利于促进绿色债券市场的发展。
据专业研究机构测算,我国绿色债券市场潜力巨大。中央财经大学气候与能源金融研究中心特聘高级政策分析师徐楠估算,未来企业和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中,约30%能够符合绿色债券的条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所与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合作开展的“绿化中国金融体系”研究认为,从2015年到2020年,中国绿色发展的相应投资需求约为每年2.9万亿元人民币,总计17.4万亿元人民币。假设其中的20%可以通过债市实现融资,并假设这些债券融资中的50%可以被认定为绿色债券,那就意味着每年有近3000亿元人民币的绿色债券融资规模。
据兴业银行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一些绿色环保领域优质企业都表达了发行绿色债券的意向,多家企业的绿色债务融资工具试点项目也在筹备推进中。此前,据媒体报道,包括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在内的多家企业目前正在积极筹备绿色公司债券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