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盘前:"数据市+消息市"引领4月 市场在震荡中捕捉行情

2016年04月05日 08:30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5日讯 上周市场结束三月行情,沪指月度涨幅11.75%,这是继沪指5000点调整以来的最大单月涨幅。基于政策回暖支持、流动性压力缓解的指数反弹,更多依赖板块和个股的超跌补涨展开,而宏观经济环境、汇率波动影响和美联储政策,始终抑制做多情绪的宣泄,这是近期市场反弹难以形成突破性进展的中期因素。

  近期消息面持续保持偏暖的状态也为A股的反弹创造了良好的运行氛围,美联储加息步伐放缓,经济阶段性回稳预期增强等国内外的正面因素并未转变,这使得A股的反弹有望进一步延续。国际环境方面,美联储释放出暂缓加息的明显预期,使得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迎来难得的喘息期,虽然4月份不再加息并不意味着美联储政策的转向,但至少保证了A股在4、5月份所处的国际环境是较为良好而稳定的,加上欧洲和日本方面也采取明显宽松货币政策,中短期内国际流动性状态不会过于紧张,这无疑有助于A股维持反弹。

  技术面来看,A股持续上攻并突破60日均线的压制,而作为重要的强弱分界线,60日均线本身也不太可能一蹴而就,因此,近期的回调整固更可以理解为是对60日均线支撑的考验。而从目前的均线系统来看,多头排列已经初见雏形,配合MACD指标在0轴上方不断发散的情况来看,多头走势有望在后市持续展开,并进一步挑战半年线附近即3200点一带的压力。

  股市近期虽然缺少向上突破的催化剂,但也缺少向下破位的显著利空因素,需在区间震荡中捕捉结构性行情;考虑到流动性溢价和股市释放风险已十个月,A股未来可能正进入震荡筑底阶段,类似于L型或中间有波动的W型,寻找中期逻辑。

  一季度虽然已经过去,4月份的市场是个“数据市+消息市”。首先是,一季度经济数据和一季报的集中披露。其次是,4月下旬的美联储会议又是众矢之的。此外,4月下旬起在年报与一季报披露进入尾声后,按市场的传统惯例,对年报题材股的炒作将周期性地偃旗息鼓。因此,预计4月份A股以先扬后抑为主要趋势,或再次回归到弱势震荡状态,策略上应继续以防御性交易为主。

  A股市场重要新闻

· 红三月59只股票涨幅超5成 强势股呈现三特征 
· 大盘仍有上攻机会
· 天坛生物去年净利润下滑近九成
· 盈利公司逾九成 14家公司净利同比翻番

· 退市博元回应股价连续异动 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事项

· 公私募组团调研 最青睐计算机通信行业
· 二季度行情如何演绎?券商多偏谨慎
· 险资布局图曝光 三行业51股成核心
· 二季度存机会基金谨慎乐观 精选个股多点布局 

· 366家上市公司一季度预喜 并购推动新兴行业快速增长

· 120亿元定增“流产” 长城汽车接连错失新能源
· 深南电连续两年亏损 4月5日起“戴帽” 
· 3月大宗交易金额环比增近2倍 上周机构热捧爱迪尔
· 中资一季度7800亿"海淘"存隐忧:高风险高溢价低收益
· 举牌万润股份一年后 招商财富称“搞错了”

  机构观点

  广州万隆:主力或另劈新做多路径

  天有不测风云,在三月多方取得大胜后,空头在四月开门战突然祭出了新武器,早盘打得多方措手不及。但与之相对应的是,多头也有防御武器,反击战或将打响,投资者无需过于担忧。具体操作上,首先对于那些质地优良、利好尚未兑现完毕又未经历爆炒的个股,投资者可在回调之际逢低适当吸入;不过在三月大涨后,对于涨幅过大、缺乏长远利好催化的高位个股,还是先落袋为安为宜。其次不要被短线的震荡所迷惑,还应坚定中长线做多的策略,选择具有价值的个股积极跟进,特别是近期没有反弹甚至反弹很少的个股选择可继续持股待涨。

  巨丰投资:逢低布局年报超预期股

  近期沪股通资金持续流入,而市场并未出现大幅反弹行情。上周五早盘市场快速杀跌,股指有加速调整,乃至一步到位的可能;午后大盘走出V型反转,印证了我们的判断。建议投资者借盘中回调,逢低积极布局底部蓝筹和年报超预期的个股。

  外围指数 

  截止发稿时

  指数名称   最新价   涨跌额  涨跌幅

  恒生指数    20498.92  -277.78  -1.34%

  日经225指数  16123.27  -40.89  -0.25%

  韩国指数    1969.67   -9.30  -0.47%

  澳大利亚指数  4969.00  -26.32  -0.53%

  道琼斯指数  17737.00  -55.75  -0.31%

  标普500指数  2066.13   -6.65  -0.32%

  纳斯达克指数  4891.80  -22.75  -0.46%

  德国DAX指数  9822.08   27.44  0.28%


(责任编辑: 刘佳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