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11上市公司涉足征信难掩模式“内伤”

2016年03月28日 09:10    来源: 长江商报    

  “所谓的征信市场千亿规模‘忽悠成分很大’。”3月23日,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接受长江商报采访时用这样一句话总结了目前征信市场的狂热,而据清晖智库统计,个人征信和企业征信总规模仅为20亿元。

  与此同时,监管机构也在给征信业“降温”。央行征信局局长王煜2015年8月25日曾公开对外表示,征信行业市场容量有限,也不容易赚钱,这在当时被认为是为征信行业“定调”。

  然而,与“降温”相反,长江商报统计发现,目前A股市场“征信概念股”的数量多达11只,包括中国平安(601318.SH)、新国都(300130.SZ)、广联达(002410.SZ)等都已涉足。

  事实上,在征信光鲜的概念背后是行业标准缺失、模式单一等“内伤”。

  “目前的状况是个人征信市场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多层次化和迫切化与市场供给严重短缺的矛盾。”中诚信征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孔令强曾坦言,除了央行征信中心具备国内最为集中统一的金融征信服务能力外,其他机构的征信服务能力都相对比较单一。

  面对目前征信业的“冷热不均”,宋清辉认为,中国征信业应该深化目前的“1+N”战略,即“政府主导+市场化结合”的模式,以央行征信系统为主,商业化征信机构作为补充,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和专业化的服务。

  中诚信征信有限公司总经理则对长江商报记者表示,“对于征信机构来说,数据应该是来源于第三方又服务于第三方,所以未来数据共享是大势所趋。”

  11只“征信概念股”涌入A股市场

  征信业的“热”有目共睹,除了2015年1月央行公布的个人征信“梦之队”芝麻信用、腾讯征信、前海征信、鹏元征信、中诚信征信、中智诚征信、拉卡拉信用、华道征信之外,征信业还活跃着大量征信及相关机构。

  尽管中国征信业的准入机制并不允许外资征信机构直接进入,但这个庞大且完全空白的市场还是令它们不惜“费尽心力”,均通过收购中国征信机构的形式在中国市场“安营扎寨”——即使它们仍然拿不到最核心的数据,如美国征信巨头邓白氏收购华夏信用组建华夏邓白氏,益博睿收购新华信组建益博睿新华信。

  另外,一些虽然没有进入监管层名单,但是已经开展征信业务的“准征信机构”也不在少数,如京东旗下的京东征信、中国电信旗下的天翼征信、万达旗下的快钱征信、孵化自玖富的闪银等。京东金融事业部3月23日告诉长江商报记者,截至目前京东消费金融已经完成了接近2亿用户的信用平分,应用在京东消费金融的“白条”以及C端用户的其他消费金融产品中。

  除此之外,一些有实力的金融机构也自建团队开展实质上的征信工作,如相当一部分商业银行,宜信、捷信等金融公司等。捷信公关喻晗3月24日告诉长江商报记者,捷信的征信主要为信用“小白”建立信用记录。

  央行征信局网站显示,截至2015年6月底,全国共有17个省(市)的78家企业征信机构在人民银行分支行完成备案。个人征信方面,有消息指出,申请进入第二批名单的征信机构数量超过200家。另外,A股市场“征信概念股”的数量达到11只,包括中国平安(601318.SH)、新国都(300130.SZ)、广联达(002410.SZ)等。

  一个超千亿的征信市场呼之欲出。

  “征信‘热’与市场趋势和政策导向有关。”3月23日,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接受长江商报采访时表示,征信市场是传统金融领域最后一个“堡垒”,也是互联网金融领域里的下一个最大“金矿”,近两年因为相对放松的管制,所以各路资金争相进入征信业。

  但是,宋清辉认为所谓的征信市场千亿规模“忽悠成分很大”:据清晖智库统计,个人征信和企业征信总规模仅为20亿元。

  与此同时,监管机构也在给征信业“降温”。2015年1月5日,央行印发《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要求8家机构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准备时间为6个月。但是接近15个月过去了,仍然没有一家征信机构拿到个人征信牌照。

  长江商报记者3月23日向央行征信局发送了采访邮件,不过截至发稿前,仍未收到回复。

  光鲜概念难掩行业标准缺失、征信模式单一

  基于央行基础数据库以及各平台的“特色数据”(如芝麻信用有电商数据、前海征信有平安综合金融数据、腾讯有社交数据等),借助大数据、“互联网+”等理念,首批8家个人征信机构可谓“各显神通”:如阿里旗下的芝麻信用推出了“芝麻信用分”,主要侧重于生活场景;平安旗下的前海征信推出“好信度”,主要应用于金融信贷领域;华道征信推出“猪猪分”,专注于租房领域;拉卡拉征信3月26日告诉长江商报记者,该公司已上线国内首个职业征信平台。

  但是,光鲜的行业概念掩盖不了征信业在打破信用孤岛、行业标准统一、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的“无力”。

  “目前的状况是个人征信市场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多层次化和迫切化与市场供给严重短缺的矛盾。”中诚信征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孔令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结构上看,目前个人征信市场的需求主要集中在金融风控领域,在个人征信供给端,则呈现比较分割的特点。目前,除了央行征信中心具备国内最为集中统一的金融征信服务能力外,其他机构的征信服务能力都相对比较单一。

  在孔令强看来,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受制于客观条件,征信产品和服务本身还存在缺陷;另一方面,征信服务的权威性应该通过大量的社会化实践,由市场来自主决定。

  宋清辉认为,中国征信行业应该深化目前的“1+N”战略,即“政府主导+市场化结合”的模式——央行征信中心成为政府主导下的基础信用信息集合中心,将来获得征信许可证的机构则进行市场化运作。

  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4月底,央行征信系统已经收录了8.64亿自然人(其中有信贷记录的自然人为3.61亿人)、2068万户企业及其他组织(其中有中征码的企业及其他组织为1023万户);2015年前4个月个人征信系统机构用户日均查询161.2万次、企业征信系统机构用户日均查询24.5万次。央行征信系统海量的数据和强大的服务能力被宋清辉看作是“中国征信业的最大优势”。

  尽管征信业并没有完全放开,监管机构设置的5000万元注册资本也令中小型机构望而却步,征信几乎成为巨头们的专属,但在中诚信征信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双波看来,征信业应该是分层级发展的,“比如说国外有一些自身不存管数据,通过技术化手段专攻征信应用的中小型机构,但是国内这个领域还不太成熟,主要也是因为数据源的问题。”

  数据共享是大势所趋

  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关于央行向商业化征信机构共享数据的争论再一次将征信业推上舆论风口。

  实际上,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2014年发布的《征信系统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影响研究》报告指出,中国的企业和个人信息散见于各职能部门,没有互联互通,数据孤岛客观存在,数据资源获取不易,对于市场化征信机构快速推进信用普惠是个很大的挑战。

  “对于征信机构来说,数据应该是来源于第三方又服务于第三方,所以未来数据共享是大势所趋。”3月23日,沈双波告诉长江商报记者。

  据介绍,中诚信发起成立了征信联盟,目前已与超过70家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这些机构包括小贷公司、融资租赁、投资管理、租车、酒店、超市、消费信贷等行业。会员之间可以共享公共信息库的信息数据,联盟的会员将有条件地享受“万象信用”平台提供的部分免费服务。

  “在国外,数据共享是征信行业发展的基石,例如,美国三大征信商益伯睿、环联、艾可菲之间的数据都是共享的。它们之间虽有竞争,但是这种良性竞争体现在对于数据的管理、加工、保护和风控上。”宋清辉表示,“纵观国内,2015年1月央行批准的8家开展个人征信业务的机构之间,很多数据都是不共享的。”

  沈双波表示,按照国际惯例,征信机构应该是独立的第三方机构,不应该与数据来源方和数据应用方产生上下游关系,金融机构都是向第三方征信机构购买服务,而不是国内普遍存在的金融机构自建征信,“这是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不过,仍然有一些特例存在。消费信贷商捷信告诉长江商报记者,捷信通过多年积累的消费信贷征信模型经过中国区域的本土化改进后,适合中国消费金融用户,而第三方征信机构设置的模型并不一定适合。

  除此之外,互联网大数据征信也被看作是中国征信行业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易观智库《中国征信行业专题研究报告2016》分析称,首先,大数据使得征信收集到的信息打破了原有局限,从互联网平台及移动端等多渠道采集有助于对信息主体的信息数据全面把握;其次,大数据实现了征信数据深度挖掘,利用IT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能够更好地反映信息主体的信用状况,并提供更为丰富及符合场景的信用产品及服务。

  另外,企业征信也被看作是征信业的重要增长点。以中诚信征信和阿里巴巴的合作为例,2006年中诚信开始为阿里巴巴开展电商征信业务,2012年开始为阿里巴巴开展小贷公司贷前征信实地调查认证与审核业务,通俗地说,中诚信负责为阿里巴巴旗下电商平台挑选卖家。

(责任编辑:马欣)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11上市公司涉足征信难掩模式“内伤”

2016-03-28 09:10 来源:长江商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