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积极应对全球流动性风险

2016年03月19日 07:30    来源: 证券日报    

  ■刘翔峰 

  全球流动性由于美联储启动加息可能进入收紧周期,新兴经济体流动性风险不断加大,中国因资本持续外流而风险持续上升。

  目前全球流动性宽松已进入尾声,全球流动性不断收紧。根据全球咨询机构CrossBorder Capital报告,去年全球流动性规模为105.7万亿美元,比上年减少1.7万亿美元。在美国加息预期影响下,全球外汇储备总额开始下降,新兴市场国家的外汇储备全年至少减少了约8000亿美元,这种趋势还在继续。全球外汇储备的下降意味着资金流出国面临着资金紧缺的流动性风险,这直接影响外储减少国的资产价格,进而影响其经济发展。

  日本、欧洲与中国货币放松的空间都已经不大。从日本在财政刺激上的空间所剩无几,其加税,减少养老金等措施实质上对冲了货币政策放松的效果。欧洲的问题与日本类似,考虑到经济增长的疲弱,欧洲也面临着由于财政纪律而无法增加政府债务规模的制约。

  2013年以后中国外汇占款出现趋势性减少,流动性过剩的局面开始改变。从影响流动性的因素来看,国际收支双顺差逐渐转变为总体平衡且不断缩小。去年外汇储备余额骤减到3.3303万亿美元,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去年贬值4.7%,今年开年波动剧烈,市场的贬值预期还在增大。

  新兴市场的流动性风险加大。汇率出现不同程度的贬值,特别是马来西亚林吉特、印尼卢比、俄罗斯卢布以及巴西雷亚尔等货币对美元汇率曾暴跌至历史最低点。

  若想在未来避免全球流动性危机出现,世界主要经济体必须加强政策的协调性,包括中国需要实施更加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美国应减缓政策收紧的步伐,更多地考虑自身货币政策的外溢效应。当然,其他国家自身也必须加快国内经济结构的改革。

  我国外汇流动性基本安全。经济形势虽然很严峻,股市暴跌、汇率大幅贬值,资本外流加剧。但由于国家还拥有3.3万亿的外汇储备,即使出现外汇挤兑的极端情况,外汇流动性安全仍然能够保障。

  国内资金流动性风险可控。目前M2发行总量达137万亿元,而年GDP总量不到70万亿元,货币已经严重超发,不存在流动性紧缺,曾经出现的“钱荒”是由于货币日常操作管理出了问题。因此中国国内资金短期内不会出现流动性不足的情况,除非出现操作上的重大失误。

  中国当前的主要工作是提振经济,通过采取积极稳妥的措施,使经济尽快企稳,安然渡过全球流动性风险周期。

  (作者系国家发改委外经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 王翔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