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AH联动效应 料支撑港股估值修复

2016年03月18日 07:52    来源: 中国证券报     来源:

  恒生A H股溢价指数本周收出四连阳,在135点附近强势震荡。89只A+H个股中,仅有 宁沪高速 和 福耀玻璃 股价倒挂,即使估值偏低的 中国太保 、 中国平安 等金融股也实现了AH溢价。分析人士指出,AH联动效应下,港股理论上存在向上追赶A股的动能,短期政策环境向好、做多信心恢复也有助A股中枢的震荡回升和港股的估值修复。不过,中期来看,内地和香港市场均面临美联储6月加息以及谨慎情绪的扰动,反弹后存在回调风险,趋势性上行仍需等待更为明确的积极信号。

  A+H股呈现大面积溢价

  昨日上证综指小幅高开后一度震荡整理,午后涨幅扩大,收盘站上2900点,盘中最高冲至2921点; 恒生指数 大幅高开,之后涨幅逐步收窄,最终收报20503.81点。恒生AH股溢价指数大幅低开,早盘出现跳水异动,随后快速回升,午后跌幅逐步收窄,最终收报135.44点,下跌1.65%,日K线收出假阳线。

  恒生AH股溢价指数今年年初快速冲高,最高升至1月21日的148.84点,之后快速下行,最低探至2月1日的131.97点。之后伴随A股春节后的强势反弹,溢价指数一度大幅上行,而在港股的跟涨下显著回落。3月以来,恒生AH股溢价指数在135点附近展开震荡,本周日K线收出四连阳。

  在AH溢价指数高位运行的背后,A+H个股也呈现大面积溢价。截至3月17日,89只A+H个股中,仅有宁沪高速和 福耀玻璃 股价倒挂,A股溢价率为-2.59%和-3.20%,其余87只股票的溢价率均为正。其中, 洛阳玻璃 的A股溢价率最大,达到679.67%, 昆明机床 紧随其后,溢价率为333.22%, 浙江世宝 、 东北电气 、 山东墨龙 、 石化油服 、 兖州煤业 、 洛阳钼业 、 广汽集团 、 重庆钢铁 、 京城股份 和 中海集运 的A股溢价率都在200%以上;相比之下, 海螺水泥 、 中国平安 、 广发证券 和 中国太保 的溢价率较低,在10%以下。

  联动效应有望提振港股

  从历史走势看,AH联动效应在指数和个股身上均有体现。在AH股溢价指数跌破100点后,往往都会迎来一波上涨行情;同样,AH股溢价指数持续走高、A股显著跑赢港股,也会将上涨动能传导至港股,二者不会出现持续严重背离。目前来看,AH股溢价指数处于历史较高位,A+H股大面积溢价,甚至估值低企的金融股也呈现出AH溢价格局,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H股存在低估。在联动效应下,港股理论上存在追赶A股的动能。

  从当前宏观环境来看,美联储议息会议的表态偏鸽派有助稳定市场预期,而中国货币环境宽松、供给侧改革推进的大背景以及股市制度建设方面传递的诸多积极信号,均有助A股市场做多热情回归。在此背景下,AH短期有望出现正向联动,即A股中枢的震荡上移,带动港股实现估值修复。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美联储3月宣布不加息,但6月加息的概率较高,加上内地经济仍显低迷、市场信心并未彻底回归,因此A股仍处磨底过程中,趋势性上行仍需等待。特别是在2900点上方压力较强、增量资金仍处观望态势的背景下,后市震荡难以避免。


(责任编辑: 魏京婷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延伸阅读
  • · 港股再现18年大底 机会大于风险      2016年03月14日
  • · 沪股通昨日 净流入11.5亿元      2016年03月08日
  • · 沪港通连续双向净买入      2016年03月08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