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双创”释放潜能
■本报见习记者 杜雨萌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建设一批“双创”示范基地,培育创业服务业,发展天使、创业、产业等投资。同时强调要充分创新,释放全社会的创新潜能。
近年来,随着我国制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和意见,出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举措,落实“互联网+”等行动计划,使得一大批创客走上了创业创新之路。
截至2015年年底,我国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快速增长,其中,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超过2500余家。创新创业技术平台不断完善,培育和认定小企业创业创新基地4000多家。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可以大幅增加有效供给,增强微观经济活力,加速新兴产业发展,又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同时,还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昌林表示。
2015年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启动之年,《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发现,国务院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主要包括去年3月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4月2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6月1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等相关政策。
创业投资作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晴雨表,去年也是其实现爆发式增长的一年。统计数据显示,全年创业投资的募集资金用于中国内地投资资金的增长量超过80%,发生的投资案例数初步统计增长了1倍以上,天使投资增长更快,创业投资表现出非常强劲的发展势头。信贷支持显著增强,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3.46万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比重达23.9%。创业融资渠道多元化,通过新三板融资1216.17亿元,同比增长821%;通过发行债券和资产支持证券融资的创新创业企业有30余家,融资金额超过200亿元。
部分专家曾表示,不能将资本市场为科技创新服务简单地理解为降低门槛,让一些创新创业初期的企业上市融资。
那么,资本市场该如何对“双创”提供切实有力的支持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券商宏观研究员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首先,应积极进行场外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其次,实施维护投资者信心的制度改革;最后,进一步强化体制机制改革。
(责任编辑:王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