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西山煤电转岗分流在职员工15%平煤集团关停11对矿井

2016年03月03日 07:17    来源: 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煤企供给侧改革的热情不断升温。

  近日,《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西山煤电发布了今年转岗分流的指标,计划转岗分流1.25万人,占在册职工人数的15%。

  同时,平煤集团为了脱困,也大刀阔斧的出台了下属7家原煤生产单位、11对矿井的关停和人员分流方案。

  需要一提的是,日前,人社部宣布,煤炭行业将有约130万人被分流安置,这一数据高于年初预期的100万人目标。

  业内预计,煤炭去产能细则逐步出台,后期还将有煤企不断宣布关闭矿井和转岗分流的措施,煤炭行业去产能改革正在全面开展。

  西山煤电拉开改革序幕

  转岗分流在职员工15%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2016年2月23日,山西焦煤集团子公司西山煤电集团率先发布《2016年转岗分流考核指标》,计划转岗分流1.25万人,占西山煤电集团在册职工人数的15%。

  分流的人员涉及面广,包括了五大类:煤矿及选煤厂等主业人员、矿建及租赁等多元化业务人员、机关和本部等管理人员、机电厂及水泥厂等辅业人员、医院及物业等“企业办社会”机构人员。

  需要一提的是,自从今年年初李克强总理考察西山煤电以来,公司不但积极解决矿厂工资拖欠问题,并启动供给侧改革。

  有不愿具名的券商分析师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西山煤电由于煤矿资源较好,没有去产能的压力。主要问题就是人工成本偏高,这一问题得到解决后,利润将有所提高。

  海通证券就指出,2014年西山煤电人工成本占成本比例高达23%。2015年前三季度成本同比下降23%至141亿元,净利润同比降12%至不到1亿元。此次供给侧改革提出的五大任务中的“降成本”的核心方向应该就是降低人工成本,作为拥有全国最优质焦煤资源的公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必将在人工成本问题解决后而让其它企业无法超越。

  实际上,西山煤电所属的焦煤集团从去年开始就在着手转岗分流一事。

  2015年11月11日,焦煤集团召开“转岗分流,减员提效”专题工作会,打响“转岗分流”的第一枪;到2015年12月18日,焦煤集团召开2015年度转岗分流安置工程汇报会,总结2015年度工作,部署2016年工作,焦煤集团转岗分流前期部署已经基本完成。

  实际上,去年,焦煤集团也进行了人员缩减的改革,撤销了8个业务不饱满、职能相近、重复设置的机构,转岗分流1万余人。

  据了解,焦煤集团2014年经营性业务亏损3.61亿元,人员22.9万人,人均产量467吨/人,不及全国平均值704 吨/人,可谓效率之低,人员冗余之重,2015年经营效益预计更加惨淡,致使其自身改革动力十足。

  焦煤集团董事长武华太此前曾表示,限制产能是应对煤炭市场供大于求问题的出路,焦煤集团将担当化解产能过剩的重任,淘汰落后产能和劣质煤种。进一步减头减面减人,提高单产单进水平,减少井下和地面单位富余人员数量,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上述分析师还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山西是煤炭大省,焦煤集团又是山西的煤企龙头,在煤炭供给侧改革如火如荼之际,未来公司将极大可能成为本次改革的龙头标杆。

  煤炭行业

  将有130万人被分流

  今年以来,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入,改革细则也不断出台,煤企改革的热情也在两会前不断升温。

  在2月29日召开的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在煤炭钢铁两行业供给侧改革职工安置过程中,除了中央财政1000亿元奖补资金外,失业保险和就业专项资金也将予以支持。

  经过人社部初步统计,煤炭行业约130万人,钢铁行业约50万人,共180万职工的将会被分流安置。安置渠道主要分为:鼓励企业挖潜,内部安置;对于离开本企业员工,进行就业、创业扶持,对距法定退休年龄五年以内职工实行内部退养;对不能实行市场就业的困难职工,政府将开辟公益性岗位进行托底安置。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提出煤炭行业计划分流130万人,高于年初预期的100万人目标。按照2015年底煤炭全行业445万人计算,分流人员占比30%左右,而目前行业内多数公司在按照20%的比重在分流规划,因此,业内认为,这30%中可能还包括关停煤矿的遣散人员。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2月22日,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平煤集团)部署了2016年集团煤炭板块部分矿井止亏脱困事宜,明确集团下属7家原煤生产单位、11对矿井的关停止亏和人员分流方案。

  这7家单位包括平煤集团下属三矿、七矿、天力公司、平禹煤电公司(含方山分公司)、梨园矿、大庄矿和高庄矿。11对矿井大部分采取永久性关闭措施,即开采完毕现有工作面后直接关停,关停截至时间从2016年4月底至2017年底。据估算,所有关停的矿井涉及煤炭产能554万吨。

  对于矿井关闭后的人员安置问题,平煤集团采取的原则是,保留安置采掘一线的员工,集体工和全民合同制员工在内部退养和转岗分流方面享受同等待遇。

  其中,即将涉及矿井关停的7家生产单位中有3家属于平煤股份,即三矿、七矿和天力公司,其余4家单位隶属于平煤集团。这些矿井均亏损严重。2014年平煤股份的年报显示,三矿、七矿和天力公司在当年分别亏损0.72亿元、1.56亿元和0.38亿元。

  平煤股份预告2015年归属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亏损20亿元左右,相比于2014年盈利近2亿元业绩出现了大幅度下滑,同比下降1106.96%。公司表示,本期亏损的主要原因是煤炭售价降幅过大。

  不难发现,关闭这些矿井后,对提升平煤股份的业绩将起到较大的作用。

  必须指出的是,日前,中诚信国际发布公告,调整平煤集团评级展望为负面。

  中诚信国际指出,2015年以来,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下,平煤集团煤炭及部分化工产品需求疲弱,市场价格持续下滑,公司盈利及获现能力大幅下滑,亏损加重。当前公司负债水平高,债务压力大。同时还关注到,公司2013年-2015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净现金流持续为净流出状态,公司资金需求对外部融资的依赖性较大。

  有接近平煤股份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平煤集团目前所面临的困境较大,预计后续还将有关闭矿井和减员的措施出台。


(责任编辑: 马欣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延伸阅读
  • · 东北最大煤企分流10万人自救      2015年09月25日
  • · 资金分流或引发股指震荡      2015年02月09日
  • · 7月存款缘何少了2万亿      2014年08月14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