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中资企业海外并购进入“新常态”。“走出去”的步伐加快,亮点频现:北京控股以初步购买价14.38亿欧元收购德国欧洲领先废物能源利用公司,万达集团以35亿美元收购美国传奇影业,海尔集团以54亿美元并购美国通用电气的家电业务,中国化工集团更是以430亿美元收购瑞士先正达公司,创下中资公司海外单笔投资记录,其董事长任建新被誉为“并购大师”。
近年来,虽然人民币汇率不再如以往单向升值,变相限制了中资企业海外并购时的购买力,却限制不了中资企业“出海”的热情。2015年,中国宣布的海外并购交易金额比前年几近翻番,达1239亿美元。今年才过去仅仅一个多月,中间还有春节假期,彭博数据显示,中资企业海外并购交易金额达708亿美元,已超过去年全年交易金额的一半,与2014年全年交易金额相差不足百亿,超过此前任意一年。据汤森路透数据,今年以来,中资企业海外并购规模已占全球跨境并购规模的47%。
天量并购交易,A股上市公司有不小的贡献。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16日,今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共发起33个海外并购项目,交易金额总计达345.2亿元人民币。
德勤中国财务咨询服务华东区主管唐萌光预计,2016年中资企业宣布的海外并购交易金额将比去年增长50%以上,保险、精密设备和消费行业将成投资热点。
从参与海外并购的主体类型来看,中国“买家”的类型日趋多元化,不再是单以国企为主,民营企业也开始在海外并购中扮演角色,手笔还不小。例如本月初,深圳女装品牌歌力思以2.4亿元人民币购买美国潮牌Ed Hardy大部分股权。
中资企业的海外并购不仅局限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瑞士、比利时、澳大利亚等,也被中资企业“扫货”。“完善产业布局,全球配置资源”,这是多数中资企业给出的跨境并购理由。
如今大宗商品价格大跌,中国加快供给侧改革,计划实施“中国制造2025”,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越来越多的有前瞻性的企业积极投身海外,特别是上市公司,通过并购获得海外较低市盈率的优质业务,可以迅速提升自身业绩。
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记者看到这样一种解读,“仔细揣摩这些挥师海外并购的企业,无一不是看重了对方的核心专利、品牌等知识产权”。当今是一个创新的时代,企业的发展必须依赖知识产权。无论企业希望实现多元化发展,还是希望加强及延伸其原有业务形成协同效应,通过海外并购方式获得对方的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和市场营销渠道,可以迅速缩小差距,是一条较为快捷地实现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路径。
不过,“海淘”的背后也暗藏危机。1980年代的日本企业、1990年代的韩国企业都曾寄希望于“买出一条血路”,然而多数投资最终只是“交学费”。之前的亚洲企业在海外遇到的监管制度不同、企业文化冲突和商业计划误判等问题,也将困扰如今的中资企业。此外,中资企业还要面对“高杠杆”风险。
根据标准普尔全球市场情报的数据,54家公布财务数据并在去年进行过海外交易的中资企业的Total Liabilities / EBITDA(记者注:总债务与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的比值)中位数达到5.4倍。一般来说,4到5倍就可以视为“高杠杆”。近期海外并购风头最劲的中国化工集团为9.5倍,中粮集团为52倍,更有甚者,中联重科高达到8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