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执笔 苏竞翔
【农村金融时报】
回想过去这一年有关P2P行业的新闻,脑海中浮现出的热词有互联网+,有赴美上市,有央视标王,不过更多的还是各种跑路。
有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31日,我国内地问题P2P网贷平台数量已经达到1733家,主要涉及问题是失联和歇业停业。
一年来,跑路事件在频繁上演,甚至临近年底还有诸如e租宝和大大集团等百亿级交易规模的平台事发。
究竟是什么原因令这个行业对于普通投资者具有如此吸引力?想来恐怕还是其高额的回报承诺以及互联网金融的旗号。
近几年本土互联网巨头开始玩跨界催热了互联网金融这个名词,而后“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更是将这个概念推波助澜。一些在门外觊觎已久的逐利者也就此看到了机会,纷纷穿上互联网金融的马甲,五花八门的P2P网贷平台开始了的野蛮生长。
假的真不了,之所以问题不断,皆因在华丽的外表之下,本来面目还是非法集资。
看看那些问题平台吧。尽管建起了网站和APP,许多平台并没有将互联网作为主要渠道或者用互联网技术来影响交易和市场,而是依旧靠线下“地推”来获取客户。从风险管理上看,他们的风险控制仍是传统方式,并未运用大数据或者多维度数据等新技术甄别风险。另外,通过伪造虚假借款人,建立资金池,进行平台自融,直接分配资金去向也是常见手段。而这些,其实都是不符合互联网金融的基本特征的。
尽管简单粗暴,但收效却是甚好的。
国内理财教育欠缺,投资者对金融产品理解过于简单。他们更喜欢平台给出产品明确收益率,并由风险平台兜底实现刚性兑付最好。即便平台不能兜底,也最好由担保公司和金融公司做征信。
于是为了迎合这种需求,P2P平台纷纷将企业大额借款拿来,进行期限拆分、金额拆分,然后包装成互联网上的投资标的来吸引投资者。更有甚者,控制融资利率,限定投资收益,做大利差自己吃下。另外,再建立一个资金池,既方便时点和期限匹配,又能在出现坏账时进行资金腾挪,避免坏账曝光从而影响平台信任度。
P2P存在的本来意义,应该是运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在小投资者和小融资者直接建立联系。但现在,多数平台实质上俨然成为了没有牌照的银行。所不同的是,完全不受监管。
千呼万唤,好在对于P2P行业的监管细则终于在2015年末出笼了。无论各方对其具体内容表现出何种反应,我们都应该对于监管细则出台本身给予肯定。没有监管,当伪创新大行其道,只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令真创新举步维艰。监管,就是要去伪存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