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警惕O2O放大 预付费模式风险

2016年01月13日 08:32    来源: 深圳商报     胡 蓉

  据媒体昨日报道,在“互联网+加油”领域,成立于2014年3月31日的北京油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目前可查的“互联网+加油”行业预充值“鼻祖”。然而就在去年岁末,油通在微信公众号上宣布停止运营。油通的关门却留下一地鸡毛,油通的用户发现已经没有办法继续使用预充值上的钱加油或者退款,合作加油站也遭油通欠款。

  这种局面很容易让人想起不久前倒闭的水果营行。水果营行倒闭后,那些办了卡、充了值的消费者成为受害者,员工们被欠薪,投资者、供应商也被牵连。

  事实上,在“互联网+加油”行业,采取预付费模式的并非只有油通,倒闭的也不只油通。自2014年开始,大量打着“智慧加油”口号的App,如雨后春笋般在北京和广东等地冒出来,大多数功能和营销模式高度一致,也多半采取烧钱高额补贴车主的方式获得用户。优惠最疯狂的时候,车主扫码即可获得加油打5折优惠。由于缺乏盈利模式,这些O2O要维持生存,只能吸引后来者的资金补贴前期加入者,一旦资金链断裂,倒闭成为必然。因此有人质疑,油通就是借预付费模式设了一个庞氏骗局。

  种种迹象表明,预付费模式正在转战O2O行业。而除了上述两个行业外,预付费模式在多个“互联网+”行业大行其道,比如互联网+美容行业也很流行预付费模式。O2O行业之所以青睐预付费模式,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由其互联网行业性质所决定,互联网企业信奉规模第一、赢者通吃,只有做大规模才能立足,因此在扩张上不计成本;由于中国的消费者依然以价格驱动者为多,要想迅速扩大用户规模,预付打折、充值返利是最好的营销手段。

  众所周知,预付费模式在实体经济中的运用,也呈现出商家卷款潜逃现象频发的风险。早在2012年商务部就颁布《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对零售、住宿、餐饮业以及居民服务业等发卡单位预售资金额度进行规定。然而,由于发行无需审批、备案没有门槛限制,大量在发卡备案范围外的个体工商户没有得到监管,商家失信行为也难以受到严惩。

  现在,预付费模式在互联网+企业中的流行,预付费模式的风险也将进一步放大。这是因为,与实体门店相比, O2O行业的规模和用户人数会更大;其次,O2O头顶着“互联网+”的光环,更易使消费者被蒙蔽。以水果营行为例,水果营行在全国20多个城市开了300多家门店,牵涉人数据称达到十几万,涉及金额可能在3亿元以上,这个数额远非实体店卷走的预付数额所能相比。

  与此同时,O2O行业的预付费模式在监管上可谓一片空白。并不具备金额资质的O2O企业,能够随意吸纳数额不菲的预存款,这些钱又没有受到任何第三方监管,其安全性令人堪忧。圈钱可以如此容易,更将发挥负面效应,引来居心不良者效仿。

  因此,预付费模式必须得到严加监管。从国外同类监管的经验来看,主要是把好三道关:首先是严格设立准入门槛,规定什么样的机构才能发放预付卡;其次是资金限额控制,最高预付能多少须有限制;第三是资金监管,实现第三方监管,保证专款专用。这些监管措施不仅是针对实体企业,对互联网企业同样适用。甚至,由于互联网企业的虚拟特点,消费者更不易辨别其真实性,某些措施还应该更严厉一些。


(责任编辑: 魏京婷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