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警惕O2O放大 预付费模式风险

2016年01月13日 08:32    来源: 深圳商报     胡 蓉

  据媒体昨日报道,在“互联网+加油”领域,成立于2014年3月31日的北京油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目前可查的“互联网+加油”行业预充值“鼻祖”。然而就在去年岁末,油通在微信公众号上宣布停止运营。油通的关门却留下一地鸡毛,油通的用户发现已经没有办法继续使用预充值上的钱加油或者退款,合作加油站也遭油通欠款。

  这种局面很容易让人想起不久前倒闭的水果营行。水果营行倒闭后,那些办了卡、充了值的消费者成为受害者,员工们被欠薪,投资者、供应商也被牵连。

  事实上,在“互联网+加油”行业,采取预付费模式的并非只有油通,倒闭的也不只油通。自2014年开始,大量打着“智慧加油”口号的App,如雨后春笋般在北京和广东等地冒出来,大多数功能和营销模式高度一致,也多半采取烧钱高额补贴车主的方式获得用户。优惠最疯狂的时候,车主扫码即可获得加油打5折优惠。由于缺乏盈利模式,这些O2O要维持生存,只能吸引后来者的资金补贴前期加入者,一旦资金链断裂,倒闭成为必然。因此有人质疑,油通就是借预付费模式设了一个庞氏骗局。

  种种迹象表明,预付费模式正在转战O2O行业。而除了上述两个行业外,预付费模式在多个“互联网+”行业大行其道,比如互联网+美容行业也很流行预付费模式。O2O行业之所以青睐预付费模式,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由其互联网行业性质所决定,互联网企业信奉规模第一、赢者通吃,只有做大规模才能立足,因此在扩张上不计成本;由于中国的消费者依然以价格驱动者为多,要想迅速扩大用户规模,预付打折、充值返利是最好的营销手段。

  众所周知,预付费模式在实体经济中的运用,也呈现出商家卷款潜逃现象频发的风险。早在2012年商务部就颁布《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对零售、住宿、餐饮业以及居民服务业等发卡单位预售资金额度进行规定。然而,由于发行无需审批、备案没有门槛限制,大量在发卡备案范围外的个体工商户没有得到监管,商家失信行为也难以受到严惩。

  现在,预付费模式在互联网+企业中的流行,预付费模式的风险也将进一步放大。这是因为,与实体门店相比, O2O行业的规模和用户人数会更大;其次,O2O头顶着“互联网+”的光环,更易使消费者被蒙蔽。以水果营行为例,水果营行在全国20多个城市开了300多家门店,牵涉人数据称达到十几万,涉及金额可能在3亿元以上,这个数额远非实体店卷走的预付数额所能相比。

  与此同时,O2O行业的预付费模式在监管上可谓一片空白。并不具备金额资质的O2O企业,能够随意吸纳数额不菲的预存款,这些钱又没有受到任何第三方监管,其安全性令人堪忧。圈钱可以如此容易,更将发挥负面效应,引来居心不良者效仿。

  因此,预付费模式必须得到严加监管。从国外同类监管的经验来看,主要是把好三道关:首先是严格设立准入门槛,规定什么样的机构才能发放预付卡;其次是资金限额控制,最高预付能多少须有限制;第三是资金监管,实现第三方监管,保证专款专用。这些监管措施不仅是针对实体企业,对互联网企业同样适用。甚至,由于互联网企业的虚拟特点,消费者更不易辨别其真实性,某些措施还应该更严厉一些。


(责任编辑: 魏京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