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端砚收藏要量力而行

2015年12月31日 11:15    来源: 新华网    

  自古以来,端砚作为天下第一名砚,一直受到历代文人墨客和皇室贵胄的青睐。“古之著书人,必用端溪砚”、“端溪温润石,价重百车渠。一滴无潭水,绳头万卷书”、“得之不易,藏之为宝,继我书香,子孙永保。”……透过古代著名书法家刻在端溪名砚上的这些铭文,我们也不难体会到国宝级名砚——端砚的收藏价值。近年来,随着端砚在多场国际拍卖会上屡现天价,精品砚台已经引起收藏热潮。

  黄先生出身书香门第,自小拜名师专修书法。祖父书桌上的那一方端溪名砚,伴随着黄先生走过了十余年的书画生涯。而今,黄先生已经成为京城里较为出名的书法家,由于多年和文房四宝打交道,黄先生在创作书法之余,开始关注国内名砚的收藏领域。由于对端砚情有独钟,黄先生在系统了解端砚之后,也投入到京城名砚收藏的热潮之中。

  砚之石质

  在黄先生刚开始研究端砚的时候,他读到了清朝著名诗人宋栋的这首咏端砚诗。诗中的“云”和“星”指代端砚石料上的特性。后来他阅读了一些有关名砚的资料,了解到名砚具备很强的实用价值,而这之中,石料的选择是关键。收藏界的长者告诉黄先生,不管何种石砚,石质优良者,莹润细密,多有美纹图案。比如端砚石料上的美纹有青花、鱼脑、蕉白、冰纹、胭脂、火捺、马尾纹等。漱砚石料上的美纹有眉子、刷丝、水浪、犀角等。什么是青花?青花有几种?什么是眉子?眉子有几种?各种美纹中,哪些是罕见的?哪些属于上品?所有这一切,都要善于识别。换句话说,识别美纹是鉴定石质优劣的主要手段。经长者指点,黄先生对所遇所见的名品端砚进行了细致地观察,有的时候就一些知识性很强的问题他要询问多名收藏界的前辈。同时,他又发现了很多史料上没有记载的端石美文,这使他对国宝端砚产生了很强的求知欲。

  “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

  砚之雕工

  唐代杰出诗人李贺的这首诗将黄先生引领到了研究端砚的第二个步骤中。

  除了实用价值,作为历朝历代的文房国宝,端砚具有很强的艺术价值。黄先生购买的第一方端砚,据他自己讲,就可用“巧夺天工”四个字来形容。其实砚的艺术价值主要在于雕琢。这也是把砚列为工艺品的主要依据。

  相传,清代吴门著名女琢砚家顾二娘曾经说过:“砚系一石琢成,必圆活而肥润方见镌琢之妙。若呆板瘦硬,乃石之本来面目,琢磨何为?”一语道破了琢砚的奥妙。

  通过大量观察,黄先生认为:雕琢水平的高低,首先看其造型是否高雅别致,布局是否得体,刀法是否熟练细腻。好的砚工,能掩疵显美,突出特点,有的能利用星眼,巧做安排,有的不重繁琐,以简洁为珍,有的虽刻素砚,也能线条流畅、圆和可爱。

  专家建议:端砚收藏要量力而行

  端砚收藏热潮目前已经席卷整个东南亚,很多收藏者在各种拍卖会上“四处找砚”。但专家认为对端砚的集藏与投资需要量力而行,如果经济实力允许的话,可以投资一些名声不低的早期品种乃至名家的珍品,相信这类上佳之作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不断增值。当然,对于绝大多数集藏者和投资者来讲,应该考虑介入那些目前价格不高、但制作水平不低的品种。虽然这些品种绝大多数是近代制作的,但并不能据此否认今后存在的升值空间。恰恰相反,随着收藏界对端砚越来越重视,新入盟的收集者会更加容易接受市场上价格适中的近代品种,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升其价格的上扬。

  近年来,日本、东南亚地区的收藏者开始纷纷关注端砚的艺术价值,其收藏价值和投资价值正在不断体现。如明朝的金石家刻铭端砚和海水纹端砚,曾拍出22万和10.58万港元的高价;清代麒麟形端砚则以15.5万元人民币成交。

  古砚价格的不断走高,也在一定程度上抬升了近现代端砚的身价,就连一些近20年来制作的高档品,价格也在不断走高;即使是那些价格在千元左右的品种,其现价也比5年前上扬了数倍;而近两年出品的端砚,其出售价格也明显上扬。从中不难看出,端砚的市场价格已开始稳步攀升,预示着集藏与投资群体的不断增加。由于端砚今后的市场发展前景会十分广阔,因此业内人士建议有志于收集或投资的朋友,不妨趁早参与,以免今后多花钱而提高集藏与投资成本。

  砚之历史价值

  这是宋代米芾在不慎遗失72峰名砚之后的悲痛之作。历史上很多砚台都具有实用性和艺术性,但是端砚更具有很强的文物观赏价值。由于端砚从古至今都受到文人雅士的追捧,有时一方好砚可能会先后为很多名人收藏,而这些收藏者都会在端砚上刻下铭文,因此“砚贵有名”的定论已经成为砚台能否被称为名砚的重要条件之一。

  黄先生祖父书桌上的那方端砚上,就刻有明清两代收藏者的铭文。黄先生对此颇感兴趣,在相关的书籍中,他也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清代著名书法家伊秉绶于嘉庆四年至七年趁着在惠州知府的任上,到端溪随砚工一起下到40余丈深的坑洞,点篝火、采砚石,采得佳石,竟不忍下刀雕镌,恐伤神韵,只是在砚石的右侧边刻下“留与子孙耕,汀州伊秉绶题”11个字,后来清代大才子、时年81岁的纪晓岚为此专门题写砚铭。伊秉绶去世后,此砚散出,落入清代金石大收藏家叶志铣手中。尽管叶有剖析毫芒之技,也只敢在砚石的左侧留下了“嘉庆乙卯十月既望叶志铣藏”等12字,比起伊秉绶是多了一个字,可见砚石在文人心目中的地位。换一个角度来看,这种文人雅士的铭文游戏中也饱含着对端砚不可言表的爱慕之情。

  “行云流水诗千首,明月清风洒一船。”

  砚之收藏境界

  曹雪芹的这句咏端砚诗是黄先生心中的理想境界。现在,他已经投入了收藏名砚的行列之中,从了解端砚到开始收藏,黄先生觉得这个过程和他学习书法的过程相仿。浓厚的家庭文化氛围使他对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有着深刻了解,他也希望自己能够和历史上的文人墨客一样,在书法上自成一家,在端砚收藏上有所作为。他认为,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端砚的地方就会有收藏。

相关链接(中国经济网玉石频道):http://finance.ce.cn/jade/ 


(责任编辑: 李阳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