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万之争”及安邦保险、富德生命人寿、前海人寿掀起的批量举牌已切实搅动了资本市场,但包括王石在内,诸多人士对险资举牌上市公司的资金来源存在疑问。相对激进的观点认为,险资在举牌上市公司过程中大肆运用杠杆工具,包括股权质押、融资融券、收益互换及分级资管计划,隐含较高风险。
结合宝能系举牌万科及其他保险公司近期的举牌案例,上述或明或暗的杠杆工具确实在实务中广泛运用。与前几年经常出现的产业资本举牌上市公司不同,险资对杠杆资金的运用更为充分,以至于相当一部分隐匿于杠杆工具背后的资金来源无法通过公开资料查询。
12月23日,保监会发文进一步规范保险公司举牌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其中明确规定保险公司必须披露举牌资金来源,若涉及保费资金,还应列明相关账户和产品投资余额、可运用资金余额、平均持有期及现金流情况。此前,《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及保监会相关规定对保险公司举牌上市公司已具备相当程度的信披约束,但并未就其资金来源进行监管。
从信披角度而言,一旦上述规定进入实操阶段,理论上保险公司各类隐匿在杠杆工具之后的穿透式资金将浮出水面,比如收益互换的具体形式,分级资管计划优先级及劣后级资金比例、来源等。当然,保险公司披露前述数据依然存在可操作空间,监管与信披之间存在动态博弈。
客观而言,目前保险公司举牌上市公司并未出现明显的违法违规行为。不过,从监管层四季度以来在对股市、债市去杠杆化的监管思路来看,放任保险公司随意动用各种杠杆工具举牌上市公司显然不符合监管层的真实意图。种种迹象表明,监管层会加大对保险公司举牌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由此而来,保险公司会在监管压力与信披之间作出适当的平衡,要么进一步补充披露此前不愿披露的杠杆资金信息,要么选择慎用明显出格的杠杆资金举牌,以回避信披风险。比如分级资管计划中,若优先级资金与劣后级资金杠杆比例明显超过监管标准,保险公司可能会迫于信披压力调降杠杆比例,减少分级层数,或者换用其他形式的融资方式,从而在客观上降低资金杠杆。
除了在信披方面规范保险公司举牌上市公司,监管层还可能会在偿付能力等方面对保险公司作出进一步的要求,此举无疑会加大保险公司举牌上市公司的难度。证券时报记者 李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