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记者从央行获悉,央行22日公布最新数据显示,11月份,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633.6亿元。截至11月末,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托管余额为4558.5亿元。
所谓信贷资产证券化,指的是将欠流动性但又具备未来现金流的信贷资产(如银行贷款、企业应收账款)经过重组形成资产池,并以此为基础发行证券。
从整体来看,2015年,国内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证券日报》记者通过计算得出,截至11月末,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规模总计3113亿元,已经超过2014年全年2794亿元的额度。当然,在快速增长的背后,仍要看到的是,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规模仍然很小。
央行副行长潘功胜在近日表示,截至今年11月底,国内信贷资产证券化余额占整个债券市场余额不到1%,这与美国占比26%相比仍有很大的市场发展潜力。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黄志龙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实际上,2005年中国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就已开始起步,当时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作为两家试点银行,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主要是一些次级贷款过度证券化导致的,这使得一些学者认为中国要警惕资产证券化的风险。此外,国内金融机构的无风险收益率一直较高。长期以来,国内商业银行在利率管制情况下,长期坐享无风险的存贷款利差,商业银行发行资产证券化的动力不强。
展望明年,黄志龙认为,近年来,商业银行资产扩张速度迅猛,资本充足率面临较大压力,短期内找不到很好的补充资本金的渠道,必须通过资产证券化,打包出售信贷资产,降低资本充足率的压力。预计2015年全年银行新增贷款规模将可能超过12万亿元,补充资本金的压力仍然很大,因此,2016年资产证券化的规模仍将延续大幅增长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