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了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年末火爆的投资者对于冬天的迅速到来显然还不太适应。
“仔细对比了多家银行的各类产品,我终于不得不接受临近年末理财产品收益率仍涨不上来的现实,现在收益率高的银行理财产品都是我和我身边的朋友看不懂、不敢买的。”家住北京三环内的王女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王女士所说的“看不懂、不敢买”的理财产品其实是指结构性理财产品。《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目前在第三方评价网站,如果以预期收益率为关键词,排名靠前大多是结构性产品。一位银行业人士提醒,“此类产品并没有刚性兑付的潜规则做保护,因此高预期收益通常也对应着收益可能不达标的高风险,目前银行理财产品中大多数未能兑现预期收益的产品都是此类型,可谓‘熊出没,请注意’。”
结构性产品占据
收益率“TOP 10”多席
《证券日报》记者近日查询第三方评价网站数据发现,北京地区预售和在售的理财产品中,如果以预期收益率排名,前十名中的前八位全部是结构性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大多在6%-10%之间。
而非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普遍较低,5%以上的已经是凤毛麟角。
事实上,不仅上述王女士对于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未能演绎“年末行情”表示遗憾,此前很多业内人士和分析人士都曾预期年末银行冲时点是买入理财产品的好时机,但从目前的资金市场价格走势来看,美好的愿意恐怕会落空。
高收益率背后
暗藏不达标风险
所谓的结构化产品,类似与发行机构进行对赌,是否能达到最高预期收益率要取决于挂钩资产的实际表现,当然这也和产品设计有密切关系。通常,结构性理财产品可以细分为外汇挂钩类、指数挂钩类、股票挂钩类和商品挂钩类等。值得一提的是,结构性理财产品的设计大多比较复杂,需要一定的金融知识和对市场的判断力。
例如,一家股份制银行发行的一款“沪深300指数美式偏看涨鲨鱼鳍结构人民币理财计划”,预期年化收益率为2.2%-8.2%,挂钩沪深300指数,期初价格定义为理财启动日当天的收盘价格,期末价格定义为理财结算日当天的收盘价格,障碍价格1是期初价格的115%,障碍价格2是期初价格的88%,在产品观察期内,若股票指数价格曾经超过障碍价格1或低于障碍价格2,则理财收益率为3.4%(年化),则到期时投资者获得3.4%的年化收益率;若股票指数价格从未超过障碍价格1且从未低于障碍价格2,则理财收益率=2.2%+最大值(|R|-3.0%, 0%)×50%,其中|R|是股票指数期末价格相对于期初价格涨跌幅的绝对值,即如果沪深300指数期末价格相比期初价格涨幅或跌幅小于3.0%,则客户获得保底收益率2.2%,如果沪深300指数期末价格比期初价格涨幅或跌幅超过3.0%,则客户收益等于保底收益率2.2%加上期末涨跌幅绝对值超过3.0%部分的50%。
此外,最近,股市、大宗商品期货、黄金、汇率等走势复杂,方向也很难判断,理财产品能否达到预期最高收益率也存在不确定性。更何况,很多银行的结构性产品是相对发行的。例如,银率网理财频道12月14日能够检索到的杭州银行发行的“添金喜”1521期产品,就分为A款和B款,前者看涨金价,后者看跌金价,预期最高收益率一致,这显然是不可能同时达到的,甚至其中的任何一款能否达到预期最高收益率也存在不确定性。
据普益财富数据显示,今年11月份到期的银行理财产品共计6878款,其中公布了到期收益率的产品有3374款。公布了到期收益率的产品中,有30款未实现预期最高收益率,其中28款为结构性产品,2款为债券和货币市场类产品。结构性产品中,有10款挂钩汇率,15款挂钩指数。
从去年全年的数据来看,2014年合计到期产品达到55415只,公布了到期收益率的产品为30349只,其中有121只产品未能实现最高预期收益率,未达最高预期收益率的产品大部分是结构性产品。当然,如果结构性理财产品触发对应条款,也可能炮制年化收益率超过30%的奇迹,只不过,实现超高收益率绝对是小概率事件。
迎合投资者偏好
多设定保本风险底线
虽然结构性理财产品隐藏着收益率不达标风险,但是这个由外资银行引入的“舶来品”在本土化的进程中还是做出了一些迎合投资者风险偏好的改变,保本机制明显增加。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目前,中资银行所发行的结构性产品中的绝大部分均设计了保底收益率,并借此降低了产品的内部风险评级,且将产品投资期限明显缩短。此外,在产品结构设计方面,投资者获得潜在中等收益率的条件更容易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