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数据显示,10月份上市的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中国再保险集团分别集资22.86亿、19.97亿美元,而券商华泰证券有限公司6月份在香港上市,筹得50亿美元,成为今年香港规模最大的IPO。
香港今年有望自2011年以来第一次重夺全球最大的首次公开募股(IPO)市场的宝座。
Dealogic的数据显示,截至12月2日,已有70家公司在香港上市,筹资总额达到294亿美元。超过了去年297亿美元的关口。预计未来几周至少还有10多家公司会上市。新上市的公司中,金融公司数量最多,按交易价值衡量占到总规模的一半。
全球IPO低迷
相比之下,美国主要的交易所今年以来则逊色不少。今年迄今为止纽交所仅有52家公司上市,上市公司总募资额达196亿美元,为2009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较去年全年总募资额742亿美元下降74%。
而科技股权重较高的纳斯达克市场则可能遭遇2011年以来的最差表现,今年以来的IPO募资额仅为175亿美元。
拥有欧洲第一大股票交易所的伦敦市场也是表现平平,今年到目前为止新上市交易额为162亿美元,2014年全年为225亿美元。
野村驻香港的亚洲(不包括日本)股权资本市场主管凌瀚燊(Marshall Nicholson)称,总体而言,疲弱的增长环境限制了寻求在全球上市的公司数量。
金融业占约六成
在筹资总额排名斩获第一的同时,港交所IPO筹资额的发行人结构亦发生变化。
今年1月至10月,港交所上市的发行人中,金融业的首次公开招股集资额占比为58.3%,占整体IPO集资额的首位。紧随其后的是消费品制造业,占比为13.4%。而第三、四位则是综合企业、资讯科技等企业。
而今年1-2月的数据显示,当时IPO筹资额占比最高的是消费者服务、消费品制造以及金融业,分别为31.9%、28.2%及23.4%。而从3月及4月开始,金融的公开集资额占比已高达59%。
事实上,近来多只内地金融股在香港上市,为港交所贡献了不少的“亮眼”成绩。
港交所数据显示,10月份上市的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中国再保险集团分别集资22.86亿、19.97亿美元,而券商华泰证券有限公司6月份在香港上市,筹得50亿美元,成为今年香港规模最大的IPO。
投资回报低
虽然香港重夺最大IPO市场的桂冠,但对投资者来说,把资金投向香港市场的新股并不一定能获得良好的回报。
Dealogic的数据显示,今年只有3家IPO规模在5亿美元以上的公司交易首日股价上涨了逾5%。此外,IPO规模在5亿美元以上的公司有2/3目前股价都低于发行价。
而亚洲其他交易所则不乏亮点。今年东京股市迎来了全球募资额最高的一些IPO交易,其中日本邮政及旗下两家金融子公司的上市总计募资120亿美元。
而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后,日本邮政旗下的保险子公司上市首日飙升56%。美国科技公司Square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首日也大涨45%。
而当其他市场出现大幅动荡,香港股市也未能幸免。恒生指数4月份一度升至52周高点。然而在今年8月份的全球股灾中,恒生指数大幅回落,跌幅一度超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