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公司作为互联网金融公司谋求上市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一直处于烧钱模式的P2P平台急需找到新的融资渠道,而上市则成了最优选择,为此从A股到港股到美国纳斯达克或纽交所,国内P2P企业上市动作不断却屡战屡败。
近期却好似出现转机:宜人贷在美国正式提交首次公开招股说明书,拟向公众公开募集1亿美元,如果上市成功,宜人贷将成为中国第一家海外上市的网贷平台;与此同时,陆金所也被爆正谋求在港交所借壳上市。
与上市大潮相呼应的是,P2P平台跑路、倒闭、陷入兑付危机等负面信息也层出不穷。有资深业内人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述负面消息将使得P2P公司上市后前景不明,而类似宜人贷等要想在海外市场获得投资者的认可,还与当地本土平台(如LendingClub和On Deck Capital)竞争,压力将会十分巨大。
网贷平台谋划上市
去年,两家美国P2P公司LendingClub和On Deck Capital相继在纽交所上市,一度引发业界广泛关注。而此前国内P2P公司谋划上市一直是市场的热门话题,但到目前为止一直没有成功的先例。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6月底,共计55家P2P平台获得风投,上市系平台增至42家,国资系平台数量达59家,银行系平台数量达13家。持续烧钱的P2P公司需要融资,而风投的加入,也需要通过上市途径来寻求退出,因此P2P的上市目的一直都存在。
11月17日凌晨,宜信旗下在线P2P网贷平台——宜人贷再次向美国证券交易所递交了招股说明书,申请在纽交所上市,并以每股0.0001美元的价格,向公众公开募集最高1亿美元。
记者发现,除宜人贷之外,包括陆金所、PPmoney、91金融、融360等多国内家互联网金融平台亦有上市打算。
有报道称,陆金所在谋划在港交所上市或采取借壳方式,而PPmoney则因为冲刺主板无望,改而转战新三板。
融360 CEO叶大清早前在D轮融资也表示,“在积极考虑评估国内上市的可行性。公司D轮融资过程,引入了国内的投资人,其实就是在为回归到国内做的一个铺垫。”
与此同时,拍拍贷CEO张俊也曾表示,确实在考虑上市事宜。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经济环境不佳,股市分流,P2P平台的发展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若P2P平台上市,可以通过股票进行增资扩股,而P2P的企业也可以通过资本市场各类融资工具的使用来获得外延式扩张,促进行业加速发展。
潜藏风险
国内P2P公司高喊上市的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12月3日,据知情人士透露,网贷公司e租宝深圳分公司被经侦突查。据悉,该公司疑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存在自融等问题,40余人被警方带走调查。
尽管e租宝发布公告称,公司与深圳公安部门最新核实,此次对深圳某代销公司和其他相关公司的调查只是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例行检查,目前检查人员已经全部返回。但公众对P2P平台的担忧从未停止过。
以陆金所为例,其背靠平安保险集团,总部位于国际金融中心上海陆家嘴,是公认行业龙头。有资深业内人士表示,其每个月坏账率在2%,其中能催回来的比例是3/4,最后坏账比例年化约5%-6%。
陆金所董事长计葵生承认,陆金所一开始平台67%的客户来自平安银行,现在来自平安银行的占比大概为15%(不排除是平安保险等其它渠道)。他认为互联网金融跟银行其实是合作和互补的关系,如果没有跟银行比较好的合作,互联网金融也做不大。言下之意,如果没有平安系强大的资源支撑,其客户获得成本、风险识别成本、不良催收成本均是难以承受的,陆金所更无法形成规模。
而此次准备赴美上市的宜人贷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业绩增速已有所减缓;在获客成本上, 2013年至2015年上半年,宜人贷线上获客成本分别为4040元、1344元和856元,而线下获客成本则分别为2463元、2652元和4318元。如此高额的获客成本,也让业内人士担忧其后续持续发展性问题。
而宜人贷赴美上市还需要面对美国资本市场监管的调整。“宽进严管的体制是美国资本市场的常态,国内p2p平台在海外还需要和当地本土平台竞争,压力也是十分巨大的”。上述业内人士补充道。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由于行业监管细则迟迟没有落地,P2P平台合法性身份尚未解决。广东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朱明春曾公开表示,P2P行业监管的缺失造成很多不确定性,即使上市成功,但要面对相关监管条例出台可能导致的风险。